营养原则
营养原则
碳水化合物 胎儿的脂肪氧化酶活力很低,几乎无法利用脂肪功能。所以,碳水化合物中的葡萄糖是提供胎儿能量的唯一来源。如果孕妇的摄入量不足,就必须节省自己需要的葡萄糖来满足胎儿的需要,同时不得不氧化脂肪和蛋白质来供能,这样容易出现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因此,孕妇每天要摄入150~250克的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 孕妇缺乏维生素A也可导致胎儿死亡和畸形的发生;若过量可导致自发性流产和新生儿先天性缺陷。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推荐的摄入量为800毫克/天。孕妇维生素D若缺乏会影响胎儿骨骼发育,也能导致新生儿低钙血症及母体骨质软化等,其建议的摄入量为5~10毫克/天。
此外,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怀孕妇女应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叶酸可来源于肝脏、豆类和深绿色叶菜等。
胎儿的发育需要大量的维生素C,对胎儿的骨、齿的正常发育,造血系统健全和机体抵抗力等都有促进作用,孕妇如果缺乏维生素C易贫血、出血,也可导致早产、流产。新鲜的蔬菜水果都是维生素C的很好来源。
矿物质钙主要是用在胎儿的骨骼和牙齿的发育,在怀孕8个月的时候,胎儿的20颗乳牙和第一颗恒牙开始钙化,此时,如果孕妇钙的摄入量不够充足,母体将会经常发生小腿抽搐的现象。当胎儿大量需要钙时,母体会动用自己的骨钙以满足胎儿的需求,这样会造成母体缺钙,导致骨质疏松,严重的会使骨盆变形而影响分娩,胎儿也可能产生先天性佝偻病。奶及奶制品是钙的最好来源,豆类及其制品、虾皮、芝麻、海带等海产品都是钙的良好来源。
铁在维 持新陈代谢及正常的智力活动,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已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孕早期的铁缺乏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有关,缺铁性贫血还与孕期体重增长不足有关。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是铁的良好来源,此外,蛋黄、豆类、某些蔬菜也提供部分铁。
碘 作为甲状腺素的原料,对新陈代谢发挥着调节作用,包括能量的产生,蛋白质的合成。对孕期妇女而言,碘通过甲状腺素影响胎儿体格和智力发育。母亲碘缺乏可以导致胎儿甲状腺功能低下,从而引起生长发育迟缓、认知能力降低为标志的不可逆转的克汀病。
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的必需营养素,具有构成和修复组织、调节生理功能、担当代谢物质和营养素的载体以及提供能量等功效。怀孕期间,胎儿、胎盘、羊水、血容量增加及母体子宫、乳房等组织的生长发育都需要蛋白质。因此,对于孕妇,必须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量,即瘦肉、蛋、奶、豆类及其制品。
脂 肪 脂肪是人体必需营养素之一,也是人类膳食能量的重要来源,孕期需要足够多的脂肪积累。而且膳食脂肪中的磷脂及其中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类生命早期脑和视网膜的发育有重要的作用,决定了孕期对脂肪以及特殊脂肪酸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