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条 禁止行为

第五条 禁止行为

禁止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 禁止伪造产品的产地, 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 禁止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 以假充真, 以次充好。

法 律

1. 《商标法》 (2019423)

52 将未注册商标冒充注册商标使用的, 或者使用未注册商标违反本法第十条规定的, 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制止, 限期改正, 并可以予以通报, 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 可以处违法经营额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罚款, 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 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57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 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 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 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 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 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 容易导致混淆的;

()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 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 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 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 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2. 《反不正当竞争法》 (2019423)

6 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 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

() 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

() 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 (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 (包括简称等)、姓名 (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

() 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

() 其他足以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

案例指引

苏某与徐州百鑫商业有限责任公司百惠超市分公司徐州百鑫商业有限责任公司侵犯消费者权益纠纷案 (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2013年第12)

裁判摘要: 产品标识为消费者认识和判断商品特征价值适当性和效用的基本依据, 是消费者选择和判断是否进行产品消费的重要信息来源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条的规定, 销售者应确保产品标识内容的真实性, 该内容为对消费者所负真实义务的最低标准如因产品标识记载的内容不真实而导致消费者受损, 经营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