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序(二)
林建公
虎年鸣金,兔年击鼓。迎接新世纪,进入1999年之际,我高兴地为《毛泽东邓小平党建理论专题研究》一书作序。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著作,是金钊、张守合、李强三位同志合作研究的成果。这几位同志中既有长期从事党务工作的老同志,又有理论功底扎实的年轻同志,这种组合应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坦白地讲,我和这几位同志并没有多少交往,甚至不曾谋面。出于为他们这种党务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和执着的探索精神所打动,欣然为这部著作的出版写几句话,以抒心怀。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自身的建设,并把它看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法宝。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成功地实施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建设了一支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领导全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创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向新世纪,正在继续推进党的建设这个新的伟大工程,就是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毛泽东邓小平党建理论专题研究》一书正是如实反映了上述历史事实,运用比较的方法,帮助人们在完整准确地掌握邓小平党建理论的科学体系及其精神实质的同时,同学习毛泽东建党思想结合起来。邓小平曾多次讲过:“老祖宗不能丢”,“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邓小平党建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学说和毛泽东建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这部著作的又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内容上的深刻性和理论上的拓展性。全书充分体现了新近出版的《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学习纲要》的基本精神,汲取了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思想精华;但是它并没有停留在解释《纲要》的水平上,而是列出许多专题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证,比一般的“概论”、“导读”、“读本”、“问答”写得有深度。我相信这部著作的面世,一定会对广大干部、党员和有志于研究毛泽东建党思想和邓小平党建理论的理论工作者,起到很好的参谋和助手作用。
学习理论的目的全在于应用。邓小平党建理论本质上是实践的科学,它来自实践,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无数事实表明,在跨世纪的征途上,党内学习的空气越浓厚,全党同志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得越彻底,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也就越高。1943年4月,毛泽东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继续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曾指出:“自由主义是目前党内斗争中的主要的不良倾向,在整风中必须克服这种倾向,才能达到彻底整风之目的”。“自我批评是马列主义政党的不可缺少的武器,是马列主义方法论中最革命的最有生气的组成部分”。不久前,党中央提出要对县处级以上党政机关干部进行一次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的任务。我衷心地希望大家在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引向深入,认真学好弄通《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学习纲要》的过程中,参阅《毛泽东邓小平党建理论专题研究》这部书,坚定地推进跨世纪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学习学习再学习,深入深入再深入,实践实践再实践!
1999年元旦于北京
(作者系国防大学研究员,中国毛泽东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