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原则是理论和实际、言传和身教、批评和表扬、政治与经济、物质与精神、教育与纪律密...

五 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原则是理论和实际、言传和身教、批评和表扬、政治与经济、物质与精神、教育与纪律密切相结合

毛泽东在总结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时,还提出了一套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原则。其中主要有: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言教和身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批评与表扬相结合、以表扬为主的原则,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经济工作一道去做的原则,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耐心教育与严格纪律相结合的原则。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这些原则,才能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健康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这既是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的正确原则。所谓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指既要学习和掌握革命理论,又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讲,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育人的工作。共产党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到人们头脑中去,解决人的思想问题,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就必须从人们的思想实际和觉悟程度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教育,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效果,达到提高人的素质和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

言教和身教相结合,这是思想政治工作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毛泽东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大量是做传播真理的工作,党的干部必须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切实做到以理服人。为此,就要学会讲道理,学会演讲,学会作报告,学会写文章。但是,仅仅言教还是不够的,必须在言教的同时善于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影响和教育群众,这就是身教。为此,毛泽东要求共产党员应成为认真学习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完成任务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实事求是的模范,维护团结的模范,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特别是“共产党员在政府工作中,应该是十分廉洁、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33]实践证明,共产党员只有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言行一致,为人师表,处处发挥模范作用,那么,他们就能取得做群众思想教育工作的资格,就能使言教和身教结合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就能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批评与表扬相结合,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传统原则。毛泽东认为,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就是积极开展思想斗争的过程。共产党之所以“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34]进行党内和人民内部的思想斗争,主要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他强调指出:“经常地检讨工作,在检讨中推广民主作风,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中国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惟一有效的方法。”[35]毛泽东在倡导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同时,还提出了要对党内外先进的人和事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的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和光辉事迹,激励更多的群众成长和进步。在这方面,毛泽东为全党做出了榜样。比如,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了江西的长冈乡和福建的才溪乡是扩大红军和关心群众生活的模范乡,在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公开表扬了这两个乡的模范事迹,教育革命根据地的工农兵群众,推动了根据地的建设和红军的建设。又比如,在延安时期,他亲自写文章和作报告表扬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和中央警卫团战士张思德,歌颂他们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高贵品质和精神,激励了千千万万党员、干部和群众为革命战争和建设事业而艰苦奋斗和英勇献身。

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密切结合,这是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原则问题。他运用列宁关于政治和经济相互关系的科学原理,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认为“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年年如此,永远如此”。[36]他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定要高度重视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因为“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为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37]可见,毛泽东这里所说的“统帅”和“灵魂”,是指党的政治原则在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中的方向作用和保证作用,而绝不是“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所鼓吹的“高于一切”、“大于一切”、“冲击一切”的“左”倾思想。毛泽东一方面指出思想政治是灵魂,另一方面又指出生产建设是中心,强调两者要统一。关于经济建设是中心的思想,毛泽东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提出来了。他说:进城以后,“党的组织工作,政权机关的工作,工会的工作,其他各种民众团体的工作,文化教育方面的工作,肃反工作,通讯社报纸广播电台的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38]这里所说的生产建设,实质上指的就是经济建设。他之所以强调经济建设是中心,是因为这项事业关系到政权的巩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所以在1955年当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即将完成的时候,他又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着经济工作一道去做,不能孤立地去做”的原则,[39]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应该指出,尽管毛泽东后来在处理经济与政治的关系时曾发生过严重失误,但他的主导思想还是正确的。这一点切不可动摇和怀疑。否则,就有可能走到邪路上去的危险。

思想工作与物质利益相结合,这是毛泽东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一贯坚持的正确原则。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从事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时,就注意把对工农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改善他们的经济生活和打土豪分田地结合起来。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把关心群众生活看成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强调要“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40]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认为在做政治动员工作时,“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41]这个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讲党的领导时说得更明确,强调要“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42]毛泽东之所以重视思想工作与物质利益相结合,根本原因是建立在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主义认识基础上的。他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43]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它能把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任务“灌输”到群众中去,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激发他们为自己利益而奋斗的热情。为了坚持思想工作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党又创造了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式和方法,激励人们不断进取。实践证明,这对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遵循的正确原则。

耐心教育与严格的纪律相结合,这是毛泽东倡导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的又一重要原则。毛泽东同志认为,人们的思想特别人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企图通过谈一次话、作一次报告就想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或人生观、世界观问题,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对群众必须坚持耐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所谓耐心,就是不怕麻烦,坚持不懈,不怕曲折,反复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很艰苦细致的工作,没有耐心和韧劲,是做不好这项工作的。然而要做到耐心,首先必须有信心,同时还要做到热心、关心和知心。做到了这“五心”,思想政治工作一定会有成效。但是,我们还要认识到,说服教育不是万能的。有的人经过反复教育,不听劝告,不接受帮助,越走越远,以至违反纪律,犯下了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严重错误,那就要实行严格的纪律处分。实行严格的纪律也是一种教育,是说服教育的辅助手段。正确的纪律教育和纪律处分,对于促进个人健康成长和维护革命队伍的战斗力是非常重要的。毛泽东既提倡全党要坚持耐心教育,又强调要有严格的纪律,所以在创立红军政治工作的一开始就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把它作为红军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不仅制定了更全面的治军纪律,又制定了严格的党内纪律。我党我军正是在严格教育和严格纪律的培育之下,才成长为有威信有战斗力的坚强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