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方法是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自我教育与互相教育、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抓先进与抓后...
毛泽东不仅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原则,而且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方法,从而解决了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问题。这里所说的科学方法,是指符合人们思想和行为活动规律以及思想教育规律的方法。毛泽东高度重视工作方法问题。他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44]毛泽东创造和提倡的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方法很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的方法;二是自我教育与互相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三是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个别谈心相结合的方法;四是抓先进与抓后进相结合的方法。
关于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的方法。这是思想政治工作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毛泽东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大量的是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这只能采取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说理的方法去解决。凡事都要有个道理,进行思想教育如果不讲出个道理,那么人们就不会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不会接受你的宣传和主张。所以,我们提倡什么,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或者动员人们去完成某项任务,从事某项工作,都要先讲一番道理,做到以理服人。为此,就必须因人施教,针对不同人的不同特点进行思想工作,摆事实,讲道理,达到疏通引导的目的。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做出了榜样。1938年春天,一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从大中城市来延安抗大学习。抗大条件差,生活苦,劳动多,许多人就受不了,发牢骚,讲怪话。毛泽东得知这种情况后,决定亲自到抗大讲课,做这些人的思想工作。他没有先批评说怪话的人,而从劳动创造人、改造世界的道理讲起,然后转到革命者参加劳动、改造抗大环境的重大意义。接着很诚恳地说:抗大不断在扩大,学员成倍增加,学校缺乏经费,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这就叫做艰苦奋斗。抗大学员数千人,编了几十个队,每队都配备了必要的勤务人员,不够再不能多补充了,那么,大家的吃、穿、用、烧,大量的服务性的工作,由谁来承担?如果从前线抽人回延安服务,代替我们的日常劳动,这样做是增强抗战力量还是减少抗战力量?我们办抗大是为了抗战,那么减少抗战力量的事还能不能办?毛泽东这一席有针对性的讲话,引起了学员们的沉思。课后大家一讨论,认为毛主席讲的有道理。从此,大家出主意,想办法,亲自参加劳动,亲手改造抗大环境,逐渐形成了抗大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毛泽东不仅重视以理服人,而且重视以情感人。只有情理结合,情真理切,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要做到以情感人,关键是要同被教育者建立真挚的深厚的感情。这样,被教育者才能对你有高度的信任,你讲的道理他们才乐意听。为此,政工干部就必须深入群众,关怀体贴群众,真诚热爱群众,这是同群众建立深厚感情的基础。在这方面,毛泽东同样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特别是,在最艰苦的长征途中,毛泽东出于对战士的爱,产生了真挚的情,从而动员和带领红军爬过了雪山,走出了草地,经受了考验。比如过草地,这是长征最困难的一关,也是对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爱”和“情”最严重的考验。据毛泽东警卫战士的回忆,红军过草地的第七天,已经断炊几天,粒米未沾,个个饿得头昏眼花,毛主席也只剩下最后几块小青稞饼,这还是在前几天吃野菜省下的。就在这时,毛主席发现两个战士无声地倒在路边,他弯下腰,亲切地拍叫他们:“同志,不能倒下去呀!”两个战士说:“我们已两天没吃东西了,实在走不动了。”毛泽东没说一句话,默默掏出仅有的几块饼,不顾警卫员阻止的眼光,送到了两位战士手中,含着深情说:“再坚持走一天,就可以出草地了,无论如何要走出去!”最后,又让人牵来马,让其中最弱的一个战士骑上去,在漫长的长征中,毛泽东就是这样把以情感人与以理服人结合起来,边指挥战斗边做思想工作,给了红军强大的精神力量,终于使红军战胜了千辛万苦,到达了抗日前线。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坚持言传身教、情理结合,从而赢得了党内外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关于自我教育与互相教育结合的方法。这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普遍采用的工作方法。毛泽东认为,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靠少数人做,而是群众性的工作。他主张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都要做思想工作,人人都要做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群众性的特点,决定了这项工作必须坚持群众自我教育与互相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所谓自我教育,就是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中央文件,自觉地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自觉地学习先进思想、克服错误思想和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改造过程。简单来说,就是自己教育自己、自觉改造思想、自己做自己思想工作的过程。在自我教育中,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同志特别重视和强调自我改造、自我批评和自我修养等方式。自我改造,既自觉地学习科学理论和中央文件,联系思想实际,对照检查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积极开展思想斗争,认真克服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思想、形而上学思想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自我改造思想不仅是自觉克服和战胜各种错误的思想斗争过程,而且是自觉学习先进思想和不断提高认识能力、政治觉悟的思想进步过程。所以,一个党员、干部和群众能否自我改造思想,这是衡量他的思想政治觉悟是否在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自我改造最有效的武器之一就是自我批评。毛泽东提倡“要用自我批评的武器和加强学习的方法,来改造自己,使之适合于党与革命的需要”。[45]毛泽东很重视共产党人的自我批评,把是否坚持自我批评作为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因此,他强调每个共产党人“必须对于自己工作的缺点错误有完全诚意的自我批评,决心改正这些缺点错误。共产党人的自我批评方法,就是这样采取的。只有这种立场,才是正确的立场”。[46]他还鼓励共产党员“应该不怕自我批评,有缺点就公开讲出是缺点,有错误就公开讲出是错误,一经纠正之后,缺点就不再是缺点了,错误也就变成正确了”。[47]在自我教育中,自我修养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刘少奇同志曾经说过:“一个人要求得进步,就必须下苦工夫,郑重其事地去进行自我修养。”[48]自我修养,自古有之。古代称之为“自我反省”。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这个意思。作为一种修养方法,“自我反省”是可以借鉴的。当然,我们提倡的“自我修养”和古代人讲的“自我反省”有着原则的不同。古代人说的“自我反省”大都是唯心的、脱离社会实践的东西,他们往往夸大主观的作用,以为只要坚持抽象的“善良之心”,就可以改变现实,改变自己。这当然是虚妄的。而我们说的自我修养,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依据的,是和社会实践密切结合的,是在改造社会实践中的自我修养。自我修养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改造自我和塑造自我的过程,就是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自觉克服缺点错误的过程。所以,这样的自我修养,对于纯洁思想意识和提高认识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自我教育的同时,人们还需要互相教育。所谓互相教育,就是指人们在思想上、政治上的互相批评、互相影响、互相启迪、互相帮助。毛泽东认为,人们在进步的过程中是离不开互相帮助的。“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就是他在教育党员干部时常讲的一句话。为此,他曾创造了许多互相教育的好形式。其一,开展谈心活动。包括领导与群众谈心,领导者之间谈心,群众之间互相谈心,等等。实践证明,同志之间互相谈心,可以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统一认识,携手前进;领导与群众之间谈心,可以交换意见,了解情况,增强依赖,加强团结。为了取得谈心的良好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谦虚,就是说要放下架子,平等待人,责己严格,待人和气,各自都不能以教育者自居,更不能盛气凌人。第二要诚恳,就是说要真心实意。说心里话,不虚情假意,不装腔作势,以取得对方的信任。第三要耐心,就是说要不怕麻烦,不怕反复,不急于求成,善于等待,坚信一定能谈通。第四要有科学性,就是说要遵循人们思想活动的规律,按规律办事;要掌握人们的心理和性格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交谈,否则就会碰钉子,一谈势必谈崩。第五要讲艺术性,就是说要讲究谈话的技巧,包括时机的选择,语言的运用,场合的考虑,分寸的掌握等等。其二,开展讨论活动,包括召开学习讨论会,工作讨论会,生产讨论会,生活讨论会,组织生活会,理论研讨会等,平时大量的是学习和工作讨论会。毛泽东很重视开好讨论会,要求“开会要事先通知,像出安民告示一样,让大家知道要讨论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并且早作准备”。[49]为了开好讨论会,达到互相教育的效果,领导者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抓住干部和群众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第二,要善于活跃会议防止出现冷场问题;第三,要妥善处理会上发生的离题、争执与纠纷问题;第四,要善于引导和总结,使其达到预期目的。实践证明,讨论会开得成功与否,关键在领导。只要领导思想重视,又注意方法和艺术,讨论会一定能开好,一定能起到互相教育、提高认识、增强团结的目的。
关于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这既是共产党实现正确领导的基本方法,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它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工作方法中的体现。毛泽东同志说:“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在集中和坚持过程中,必须采取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这是前一个方法的组成部分。”[50]他还强调:“任何工作任务,如果没有一般的普遍号召,就不能动员广大群众行动起来。但如果只限于一般号召,而领导人员没有具体地直接地从若干组织将所号召的工作深入实施,突破一点,取得经验,然后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他单位,就无法考验自己提出的一般号召是否正确,也无法充实一般号召的内容,就有使一般号召归于落空的危险。”[51]可见,毛泽东非常重视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的密切结合,片面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都不能真正地做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般号召”,主要是指各种形式的会议文件、动员报告、标语口号、报刊社论和号召完成中心任务的电台广播等。这是宣传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工作方法。这种工作方法的优点是:能广泛动员群众参加某一活动,能造成一种强大的社会舆论和声势,能较快地使人们了解其宣传内容并使它的影响不断扩大。因此,我们在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任务时,都要善于运用这一工作方法,充分发挥这一工作方法的优势。但是,无论实现党的领导还是做思想政治工作,我们都不能满足于这一工作方法。如果“满足于工作任务的一般号召,不注重和不善于在作了一般号召之后,紧紧地接着从事于个别的具体的指导,因而使自己的号召停止在嘴上、纸上或会议上”,就会“变为官僚主义的领导”。[52]
为了防止领导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官僚主义问题,必须在一般号召之后认真做好个别指导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个别指导”,主要是指个别谈话、个别谈心、个别辅导、个别征求意见等。在个别指导中,毛泽东强调要经过调查研究,针对每个人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早在井冈山时期,他在动员当地农民武装首领王佐参加革命队伍时,就特别注意调查研究王佐的心理特点,认为王佐是个“火爆性子”,“多疑心强”,“出身苦,讲义气”。所以他在个别谈话时,一是特别谨慎小心,心平气和,并且用语注意分寸,防止刺激那种“火爆性子”;二是态度诚恳,平易近人,坦率自然,使王佐把革命队伍的人看成是自己人。由于抓住了王佐的心理和性格特征,谈话效果很好,取得了他的信任,使他很快参加了革命队伍。毛泽东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后来把它写进了《古田会议决议》中,强调在“谈话前,须调查谈话对象的心理和环境”,这样才能取得好的谈话效果。这是毛泽东井冈山时期做思想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以后在农村调查中,在长征过程中,他都运用了这个方法。到了延安时期,在整风运动中,他又总结了新的经验,认为帮助同志克服缺点和错误,不仅要注意他们的个性心理特点,而且要注意他们的出身、经历和文化程度,同时还要掌握他们的错误大小和觉悟程度,以便“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实践证明,掌握这个方法,对于做好思想工作,帮助人们克服缺点错误,是非常有效的。
关于抓先进与抓后进相结合的方法。这是中国共产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传统经验和方法。我们党把这种方法也简称为“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方法。所谓抓两头带中间,就是指既要抓先进分子一头,又要抓后进分子一头,只有把这两头的工作抓好了,中间层就会很快地带动起来。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是根据客观事物发展不平衡规律而提出来的。毛泽东认为:“任何有群众的地方,大致都有比较积极的、中间状态的和比较落后的三部分人。故领导者必须善于团结少数积极分子作为领导的骨干,并凭借这批骨干去提高中间分子,争取落后分子。”[53]可见,抓两头带中间之关键是抓先进分子这一头。因为先进分子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对广大群众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所以建国以后,毛泽东无论是指导工业还是指导农业,都要给人们树立一个或几个先进集体和个人,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目的是为了把广大群众带动起来,向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学习,推动整个党的工作。在抓先进分子的同时,毛泽东还提出要抓好后进分子的工作,特别是提倡要做好后进分子的转化工作,以便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所谓后进,是相对于先进和中间而言的。这部分人同其他群众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在思想政治上,表现为不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不要求思想上政治上的进步,只贪图个人享乐;在工作上和遵守纪律方面,不按质按量完成本职工作任务,不遵守规章制度,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少数人还沾染了一些坏习气,甚至违法乱纪,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后进分子,主要是指思想上、政治上和工作上的后进分子,而不是指违法犯罪的敌对分子。他认为,只要是人民内部矛盾,我们都做耐心的思想转化工作,不能因为他们后进而嫌弃他们、鄙视他们、抛弃他们。毛泽东认为,先进、中间和后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变化的。他说:“在多数情形下,一个伟大的斗争过程,其开始阶段、中间阶段和最后阶段的领导骨干,不应该是也不可能是完全同一的;必须不断地提拔在斗争中产生的积极分子,来替换原有骨干中相形见绌的分子,或腐化了的分子。许多地方和许多机关工作推不动的一个基本原因,就是缺乏这样一个团结一致、联系群众的经常健全的领导骨干。”[54]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先进分子和后进分子,要有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而不能有形而上学的态度。实践证明,不掌握唯物辩证法的领导者和政工干部,是做不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