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全平等、互相尊重
邓小平认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不需要也不应该有“领导中心”、“领导党”,各国党,无论大党还是小党,历史长的党还是短的党,执政的党还是没有执政的党,也包括执政后又退出执政地位的党,都不能有尊卑上下之分。1980年11月24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总书记卡里略时指出:“党与党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和同志式的关系,不应该是‘父子’关系。各国不论大小,都有自己的特点。”[12]1983年4月29日,邓小平在会见印共(马克思主义)中央代表团时又说:“任何大党或老党都不能以最高发言人自居。”[13]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在会见南共中央主席团委员科罗舍茨时又说:“任何大党、中党、小党,都要相互尊重对方的选择和经验,对于别的党、别的国家的事情不应该随便指手画脚。对执政党是这样,对没有执政的党也应该是这样。”[14]
各党完全平等,不是“父子”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同志式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任何一个党,不管它的历史多么长久,它的革命成功得多么早,也不管它的经验多么丰富,都没有凌驾于其他党之上的特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个或那个党,有时会走到革命运动的前列,处于先导地位,为无产阶级国际事业作出历史性的贡献。但是,越是这样的党,越应坚持和发扬国际主义原则。“父子”党、“老子党”那一套,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霸气的表现,极不利于国际共产主义事业。平等应当是“完全”的,而不是表面的。这就是要真心实意地帮助别的党,真心平等地对待其他党。
各国党要相互理解,不计前嫌,求同存异。过去各国党之间发生的一些矛盾和斗争,有许多是历史形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党在政策上要进行调整,为此要相互理解,不计前嫌。邓小平认真总结了我们党在6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大论战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对待外国党的教训,指出,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总的说是清醒的,但也存在着指手画脚的问题,这主要是有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践来判断和评价别国党的是非。为此,在会见外国党领导人时,他代表我们党作了自我批评。他还特别强调,各国党在相互交往中要不计前嫌。1980年5月,他曾说:“不久前我同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贝林格同志谈话时说,过去我们对意共发表过一些不正确的意见。他也说,正确的并不都在他们方面。我说,我们两党之间过去的争论一风吹了。”[15]1986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民主德国国务委员会主席昂纳克时又提出了“向前看”的立场,表达了我们党的诚恳愿望。他说,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总结了国际共运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在内外改革和处理党与党的关系方面都有了一些新的观点,概括一句话,就是向前看。只有向前看,才能摆脱历史上的争论、纠纷,才能更好地发展与新形势要求相适应的党际关系。1989年5月,邓小平在会见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时再次指出:“我们这次会见的目的是八个字: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结束一下过去,就可以不谈过去了,重点放在开辟未来的事情上。”历史账“一风吹”,也是这次会晤取得的一个成果。“我建议利用这个机会宣布中苏关系从此完全正常化。”[16]
邓小平认为,各国党之间求同存异非常重要。由于各国党的处境和经历不同,对形势和任务的看法不可能完全一致。各党之间在某些问题上有不同意见和分歧,是一种正常现象,不应成为发展相互关系的障碍。为此,要像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求同存异一样,党与党之间也要尽量寻找共同点。要允许各国党保留意见。即使讨论分歧点,也是为了消除分歧而不是扩大差异,是为了寻求合作而不是加剧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