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一)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党的政治路线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因此,党的政治路线要保持正确,前提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否则就难免发生偏差甚至重大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20年,我们党之所以搞了一条“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路线,根本原因就在于失去了这个前提。

对什么叫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没有完全搞清楚”,表现在哪里呢?邓小平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而要达到共产主义,就要使产品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博大精深,而归根到底,发展生产力是它的逻辑起点和第一要义。我们过去天天说要掌握马克思主义,但是恰恰没有抓住马克思主义这个最为注重的问题,没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原则,相反,总是把政治的因素尤其是阶级斗争,看成是马克思主义中最重要的东西,并且把是否坚持这样的观点,作为区分姓“马”还是姓“修”的根本标志。

对什么叫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没有完全搞清楚”,表现在哪里呢?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他还说过,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主要任务”、“第一个任务”、“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这就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的内涵固然非常丰富,它的任务是多方面的,而归根到底,发展生产力才是它的灵魂和内核、出发点和归宿。我们过去天天说要搞社会主义,但是恰恰没有抓住社会主义的这个最重要的东西,没有把握社会主义的这一最根本的任务,总是用连续不断的政治斗争和群众运动来干扰和阻挠发展生产力。在“文革”中,“四人帮”更是荒谬地把发展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画上了等号。

从邓小平同志的一系列论述中,可以看出他对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什么叫社会主义的理解形成了如下的思想和理论的逻辑:

1.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和最高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

2.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而这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没有极大丰富的物质条件,是不可能的;

3.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要完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

4.因此,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消灭贫穷,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使社会主义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前提。

随后,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同志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列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而且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内容,这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所作的更高更深层次的马克思主义回答。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自然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正是由于对什么叫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忽视发展生产力,所以始终以政治运动、阶级斗争为中心。这是我们党在建国以后的最重大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最根本的拨乱反正。”[3]

由此可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即基本路线规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结果。它反映了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有了科学的认识,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这是基本路线之所以正确和具有强大威力的根本原因。

因此,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特别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坚持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