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二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在实践中继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而且逐步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全国的指导地位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具体来说,逐步使用了以下五种表述:

第一种,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我们的“思想武器”。

1992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工作要点中指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指引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必须以此来武装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增强团结,振奋精神。”[7]当年的十四大,在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众多评述中,包含了一句:“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8]

第二种,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我们的“指针”或“根本指针”。

1992年修改后的党章,鲜明地肯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其中明确指出,这一理论“是引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指针”。[9]1994年1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全党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宣传思想战线必须牢牢地把握这一根本指针,用以指导自己的全部工作。”[10]

第三种,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我们的“主心骨”和“精神武器”。

1996年,江泽民同志在与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起草组同志座谈时,强调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的“主心骨”。当年由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和中华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四种,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

1997年2月,邓小平同志逝世后,中央《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和江泽民同志所致的悼词,在高度评价邓小平同志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时候,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11]

第五种,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我们的“旗帜”。

1987年的十三大,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引我们事业前进的伟大旗帜”,并且号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12]但当时还没有直接说理论是旗帜。1989年9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国庆40周年大会上指出:“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经过10年实践检验而为亿万人民所认识和接受的科学理论,是指引我们继续前进的旗帜。”[13]这是第一次直接把邓小平同志的理论称作是“旗帜”。后来,江泽民同志从不同角度论述过旗帜问题。1997年2月,中央在悼念邓小平同志的文献中,明确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更高地举起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14]

1997年5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更加集中和突出地强调了旗帜问题的重要性,要求全党“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用这个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15]

在全党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和评价逐步明确和统一的基础上,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主题。大会贯穿始终、贯穿各项问题的灵魂,是高举旗帜问题。

为了更好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工作。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和党中央的有关文件,多次强调要加强思想理论建设,要把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和探讨当代重大的政治、经济、社会理论问题,作为一项紧迫任务,提到全党面前。十三届五中全会在同意邓小平同志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时,“要求全党一定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著作,使它今后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发挥重大的指导作用”。[16]1991年7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7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要“认真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17]此后,1992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工作要点开始提出“武装全党”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以后,全国掀起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热潮。1992年3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的讲话、中共中央的有关文件等,都提出了学习的要求。其中,1992年9月3日政治局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在改革和建设中的战斗力的意见》,明确提出了“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的要求。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在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的同时,把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提到了我们面前。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充分论述了学习这一理论的重大意义,强调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在于我们党,在于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18]1993年11月2日,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又进一步指出,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这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迫切需要,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大措施,也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根本保证”。

为了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1993年10月,编辑出版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为从理论上武装全党提供了最好的教材。随后,第一卷、第二卷又修订出版,使邓小平同志的著作连成一个整体。为了帮助广大干部理解邓小平理论的主要精神,1995年5月印发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为理论学习提供了重要的辅助材料。此后,党中央有关部门又分门别类编写了《邓小平经济理论学习纲要》、《邓小平军队建设理论学习纲要》等。江泽民同志还为这两本《学习纲要》作序。理论武装首先抓党的领导干部的武装。从1993年11月到1994到5月,党中央连续举办了四期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理论研讨班。1994年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对县处以上干部和全体党员的学习分别提出要求。中共中央党校和地方各级党校常年举办领导干部进修班、培训班组织学习。1996年,党中央制定了《1996年—200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重点对进一步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作了部署。为了促进理论武装,经党中央批准,由有关部门先后召开了三次全国邓小平理论研讨会。

几年来的理论武装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对这种成绩我们又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估计过高。随着十五大的召开,我们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对学习的要求也更高了。十五大把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需要我们紧紧跟上;十五大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方面,实现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突破,需要我们深刻理解;十五大提出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号召,要求我们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认真加以落实。所以,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首先就必须继续把理论武装工作抓好,兴起一个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

为了全面落实十五大的部署和要求,切切实实把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抓紧抓好,中共中央于1998年6月30日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并于1998年7月17日—19日专门召开了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强调: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要同学习和贯彻十五大精神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十五大的主题,在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十五大精神上下功夫,把全党的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十五大精神上来,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凝聚到实现十五大确定的任务上来。兴起理论学习新高潮,“新”就新在这里;抓理论武装工作要鼓劲,“劲”就要使在这里;衡量理论学习的成效,着眼点也要放在这里。1999年新年伊始,他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金融研究班结业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向各级干部和全党同志提出殷切希望: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并就进一步端正学风问题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坚持以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二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三是要坚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四是要坚持学习一般知识与学习专门知识的统一;五是要坚持自主创新同借鉴外国的有益知识和经验相结合。[19]目前,全国上下已掀起新一轮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热潮。在这股热潮中,《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学习纲要》、《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学习纲要》、《邓小平科技思想学习纲要》、《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等相继面世,必将把邓小平理论的学习进一步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