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鲜明地推进反腐败斗争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反腐败斗争,并领导全党为此付出了很大努力。
江泽民从十三届四中全会担任党的总书记开始,就按照邓小平的“要扎扎实实做几件事情,体现出我们是真正反对腐败,不是假的”这一政治嘱托,旗帜鲜明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江泽民是80年代以来历届党中央总书记抓反腐败斗争最得力的领导人,他在一系列重要文件、报告、讲话、文章中,系统地阐述了第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为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和重大政策、措施。
实事求是地估计反腐败斗争的现状,是我们党正确制定反腐败斗争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在反腐败斗争现状的估计上,有两种错误的观点。一种是把形势说得一团黑,认为党已腐败得差不多了,因而对反腐败斗争缺乏信心。另一种就是认为在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腐败难免,盲目乐观,因而对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意义、长期性、艰巨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放松或忽视同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如何才能科学地分析和估计反腐败斗争的现状,的确是一个重大问题。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要对党的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毫无疑问,我们党的主流是好的,但少数党员和领导干部,经不起执政、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和和平演变的考验而变质了。我们不能因为今天党内发生的某些消极腐败现象而看不到党的主流是好的,更不能因为党的主流是好的而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掉以轻心。现在有些党员干部滋长了严重的官僚主义,有些干部为了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利益乃至个人利益,而不惜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全局利益,少数人以权谋私、行贿受贿、贪污腐化。这些现象败坏党的声誉,损害党群关系,同党的宗旨根本不相容。如果听任腐败现象发展下去,党就会走向自我毁灭!
江泽民同志对当前腐败现象发展蔓延的主要原因作了分析:一是我国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在党内和社会生活中至今仍然存在;在实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西方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乘隙而入,侵蚀一些干部的思想和作风。二是我们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工作中暂时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客观上给腐败现象的滋生留下了可乘之机;三是由于我们有些干部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等问题上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和工作上的顾此失彼,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滋长起来。四是一些地方和单位治党治政不严,“好人主义”盛行,有的领导干部甚至庇护腐败和犯罪。这些滋生腐败的原因不可能一下子消除,腐败现象就比较容易蔓延。这个分析是全面和深刻的。
克服腐败现象的蔓延,需要有一个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随着新的经济、政治、法律制度的完善,腐败现象将逐步减少。但是,这并不是说腐败现象会自生自灭。恰恰相反,腐败的东西,你不打,它就不倒,就会滋生蔓延,而且会愈演愈烈,危害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因此,在社会大变革的过程中,我们既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掌握反腐败斗争的规律,树立持久作战的思想;又要有紧迫感,一个一个地打好阶段性战役。党的十五大指出,要继续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大案要案、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工作。各级党委务必做到旗帜鲜明,态度坚定,工作锲而不舍。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坚决遏制腐败现象,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要以身作则,模范地遵纪守法,自觉接受监督,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做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表率,带领群众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要把反腐败斗争同纯洁党的组织结合起来,在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
中央纪委在总结前些年反腐败工作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反腐败斗争必须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既要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又要加大治本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要求,并在教育、法制、监督、改革等方面作出明确部署。特别是在体制、机制、政策、制度的改革完善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措施:一是要结合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整顿和规范金融秩序,切实加强金融法治和金融监管,严厉惩治金融犯罪和违法违规行为。二是要根据开前门堵后门的原则,强调所有党政机关都要实行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并要求公安、检察、法院、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首先要坚决落实,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一律上缴财政,所需各项经费由政府给予保证。1998年7月,中央决定:军队、武警部队和政法机关不再从事经商活动,这是治本的重大决策。三是要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在国有企业进行会计委派制度的试点,并规定:凡造假账、开假票的会计人员一律取消专业技术资格;授意会计人员造假的单位领导一律撤销职务,并追究法律责任。四是要建立有形建筑市场,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制度。总之,要以改革的精神来通盘考虑解决腐败的源头问题,这是反腐败的治本之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近十年中,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主持制定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等文件,江泽民本人多次在党中央重要会议上指导和部署反腐败斗争,把反腐败斗争作为当前党的建设工作的重点,给予直接有力的支持和指导。像原中央政治局委员陈希同、北京市原常务副市长王宝森这样一些腐败人物和大案要案的揭露与处理,给予全国反腐败斗争以示范、推动作用,在党内外、国内外都有深刻的反响,显示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抓反腐败斗争的坚强决心和正确指导。
综上所述,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新的伟大工程的思想以及加强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的思想,体现了邓小平“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的要求,体现了对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的运用、丰富和深化。这些思想顺应了党心民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对新时期党的建设起了重要作用。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要更加努力地学习、领会并在实践中切实运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党建思想,这是我们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最直接的思想武器,对实践最具现实指导性。
[1]《人民日报》1997年9月12日。
[2]《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73页。
[3]《邓小平思想年谱》第268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4]《江总书记抓党建重要活动记略》第168页,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新时期要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好》第4页,党建读物出版社1994年版。
[6]《人民日报》1997年9月12日。
[7]《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1894—1895页。
[8]《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39页。
[9]《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51—52页。
[10]《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650—651页。
[11]《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第8、24页。
[12]《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55、60页。
[13]《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617页。
[14]《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第26页。
[15]《人民日报》1997年5月30日。
[16]《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678页。
[17]《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1653—1654页。
[18]《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38页。
[19]《人民日报》1999年1月12日。
[20]《新时期要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好》第5页,党建读物出版社1994年版。
[21]《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第7页。
[22]《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第317页。
[23]《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第346页。
[24]《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第346—347页。
[25]《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第347—348页。
[26]《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第348页。
[27]《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第348页。
[28]《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第355页。
[29]《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第355页。
[30]《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第356页。
[31]《人民日报》1998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