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正确处理党际关系推动国家关系的发展

(一)通过正确处理党际关系推动国家关系的发展

邓小平考虑党际关系,是把它和国家关系联系起来思考的。但这决不是说以党际关系好坏,决定国家关系,是通过正确处理党际关系推动国家关系的发展。

党际关系和国家关系,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内容。党际关系,是各国共产党之间的关系,它既包括了我们党与具有共同的思想理论基础和共同的奋斗目标的各国无产阶级政党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了与其他政党之间的关系。国家关系则不同,国家既有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代表者的含义,又有人口、主权、领土三者综合体的含义,因而国家关系首先是国家主权之间、民族利益之间的关系。国家关系在内容上比党际关系广泛得多,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是一种综合的国际关系。这两种不同的关系,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如何联系起来考虑和处理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邓小平总结了我们党的教训。五六十年代,我们党把党际关系看作同志关系,是对外关系中的最高层次。出于履行支援世界革命的国际主义义务的考虑,把支援兄弟党革命活动放在首位,实际上把国家关系服从于党际关系。这就造成了在一定程度上因党际关系影响国家关系,在国际事务中回旋余地小,不够主动灵活,最终不利于我国外交事业。邓小平在70年代末指出:“我们历来认为,应把党同党的关系和国家之间关系区别开来,使这样的问题不影响我们发展国家之间的关系。”[21]80年代初,我国进行对外政策调整,更是贯彻了邓小平的上述思想,党际关系实际上已成为推动国家关系的一个杠杆。邓小平在这一调整中有许多论述。比如他在会见亚洲一个国家的政府首脑时说,各国共产党是各国社会的产物,各国政府同本国共产党的关系是各国自己的事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向不赞成革命输出,认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应该由这个国家的人民自己去选择。他在会见一位亚洲国家的共产党领导人时说,一个国家革命的成功,要靠这个国家本身条件的成熟和本国人民的觉悟,靠共产党路线和政策受到本国人民的拥护。[22]这就是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前进的推动力量。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归根到底,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去判断和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到一个国家能否发生革命,决不是外部力量简单决定的。因此,邓小平指出,我们发展党际关系,但决不能干涉别国党的内部事务,我们支援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但决不输出革命;我们坚持各国共产党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声援,决不能利用党的关系去干涉对方国家的内政。这就把发展党际关系和发展国家间关系联系起来了,既不为国家关系的发展而放弃共产党人的原则立场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更不能为了发展党的关系而损害国家间正常关系,而应当通过党际关系推动国家关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