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全党树立了维护党的团结的榜样

四 毛泽东为全党树立了维护党的团结的榜样

毛泽东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党内团结和党内斗争的理论,而且在实践上,也为全党树立了维护党的团结的榜样。

首先,毛泽东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从不计较个人的名誉和地位。即使是在受排挤和打击的时候,他也始终服从组织决定,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毛泽东是中国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缔造者和创建者,在创立井冈山和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他创造了一整套建军原则。但由于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大量存在,1929年6月,在红四军党的七大上,这一套建军原则并未被全军所接受,在会议的选举中,毛泽东也未能当选为前委书记。新选出的前委决定派毛泽东等人离开部队,去蛟洋帮助闽西特委开闽西党的一大,同时养病。毛泽东表现了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原则性,服从了大会的决定,但对于大会在政治军事方面对他的批评,他表示“不能接受”。后来,在周恩来的支持下,毛泽东才回到了红四军前委,并成功地召开了古田会议,维护了党的团结,土地革命、反“围剿”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也随之取得了巨大胜利。但在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统治中央后,毛泽东再一次受到排挤和打击,他们通过1931年11月的苏区党代表大会和1932年10月的宁都中央局会议,剥夺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权,让他专去做政府工作。毛泽东虽然没有承认自己是犯了“右倾机会主义”和“富农路线”的错误,但在组织上,他还是服从了多数人的决定。他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这样几条原则:一是服从党的组织决定,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减少因错误路线而造成的损害,三是不消极悲观,认真做好党分配的工作。在他主持下的临时中央政府在组织苏区经济建设、发展和扩大红军、宣传抗日主张、搞好查田运动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此外,在这个时期,毛泽东还作了大量的农村调查。他这种在身处逆境时,仍能坚持党性原则,从大局出发,从维护党的团结出发,忍辱负重,埋头工作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全党同志学习的。党的干部必须能经得住各种考验,时时刻刻把党的团结视为党的生命。

其次,毛泽东能够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犯错误的干部,甚至对于打击过自己的同志,他也能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广胸怀,这也是值得全党,特别是党的干部学习的。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证明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路线的彻底破产,党内许多同志开始觉悟了。在长征途中,毛泽东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原来犯过严重“左”倾错误的领导人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在他的帮助下,张闻天、王稼祥都开始深刻认识到了“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性和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军事指挥上的严重错误,坚定地站到了毛泽东一边。党的遵义会议再一次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而取得了长征的巨大胜利。到了延安时期,毛泽东对于党内“左”倾错误的领导人,继续坚持了团结的方针。例如,凯丰曾对遵义会议决议持抵制态度,但毛泽东对他采取了团结的态度。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作《反对党八股》的报告,让凯丰主持会议,并讲话。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还竭力主张将“左”倾错误的代表人物王明和博古选进新的中央委员会。所有这些都表现出他作为一个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

对于犯了错误的同志,必须像毛泽东那样,善于团结他们一道工作。毛泽东曾经指出,所谓团结,就是团结跟自己意见分歧的,看不起自己的,不尊重自己的,跟自己闹过别扭的,跟自己作过斗争的,自己在他面前吃过亏的那一部分人。对那些反对过自己并且已经证明反对错了的同志,更要胸怀宽广,不要计较个人的恩怨得失,对他们进行打击报复,而应主动团结他们一道工作。

再次,毛泽东还特别强调要处理好各部分干部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每个领导干部应特别注意的。党的干部来自四面八方,分别担负着不同的工作,只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同心协力,真诚合作,才能使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等文章中关于正确处理各部分干部之间关系的思想,值得我们每个干部认真学习并身体力行。

一是要处理好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的关系。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必须互相取长补短,才能有进步。外来干部比较本地干部,对于熟悉情况和联系群众这些方面,总要差些。因此,外来干部决不能轻视和讥笑本地干部,而要爱护他们,帮助他们。当然,本地干部也必须学习外来干部的长处,必须去掉那些不适当的狭隘观点,和外来干部完全不分彼此,打成一片,而避免宗派主义倾向。二是要处理好军队干部和地方干部之间的关系。彼此必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如有纠纷,应该互相原谅,而各对自己作正确的自我批评。军队和地方干部之间的团结,是实现军政、军民大团结的关键。三是要处理好各地方、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必须反对那种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本位主义倾向,这种倾向完全失掉了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个领导干部都必须顾大局、识大体,同这种宗派主义倾向作斗争。四是要处理好老干部和新干部之间的关系。我们党如果没有广大的新老干部一致合作,我们的事业就会中断。新干部由于参加革命还不久,还缺乏经验,身上难免会有一些缺点,但这些缺点是可以从教育中从革命锻炼中逐渐地去掉的。他们有自己的长处,即对于新鲜事物有敏锐的感觉,因而有高度的热情和积极性,而这一点,有些老干部则正是缺乏的。新老干部应该是彼此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便团结一致,进行共同的事业。此外,还要正确处理好工农干部和知识分子干部、汉族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之间的关系。正如毛泽东所说的:“在这种种方面,都应该提高共产主义精神,防止宗派主义倾向,使我们的党达到队伍整齐、步调一致的目的,以利战斗。”[17]

毛泽东关于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的建党思想,对党的建设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要加强团结;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党所处的环境和肩负的任务较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党的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更需要强调党的团结。作为共产党员,应牢记毛泽东这一宝贵思想,切实维护党的团结,做到团结全党像钢铁一样。

[1]《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278页。

[2]《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278页。

[3]《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535页。

[4]《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97页。

[5]《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63页。

[6]《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94页。

[7]《刘少奇论党的建设》,第474页。

[8]《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278页。

[9]《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97页。

[10]《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79—180页。

[11]《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306页。

[12]《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186页。

[13]《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359页。

[14]《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90、91—92页。

[15]《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63页。

[16]《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96—498页。

[17]《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