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同家长制和极端民主化两种错误倾向进行坚决斗争
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实践中,邓小平坚持反对违反和破坏民主集中制的错误倾向。这些错误倾向,其中之一表现为家长制、一言堂、个人专断等,这种封建主义恶习的干扰破坏,严重地窒息了党员和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种是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表现为在政治上不能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或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禁不止,有令不行;甚至有些人借民主旗号,搞极端民主化,对社会上的无政府主义思潮推波助澜,危害社会安定。邓小平从中国的发展要求出发,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坚决地反对这两种错误倾向。中共十二大的新党章就是根据邓小平的讲话内容,正式提出了要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求全党注意反对一言堂、家长制和官僚主义。为克服这些不良现象,他向全党全国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不少具体要求,有力地指导人们去反对这些错误倾向。在反对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方面,邓小平更是不遗余力。他曾多次指出,对给社会带来动乱、破坏安定团结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要坚决反对,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我讲得最多,而且我最坚持”。[20]我们已经看到,党的某些领导干部在这方面所产生的失误,曾造成了全国范围的政治动乱,进一步证明了邓小平的远见卓识。
建国近五十年来,虽然我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由于意识落后于存在,再加上解放后对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重视不够,封建家长制的幽灵不散,乘虚进入了党内政治生活中来,并在一部分党员和干部身上作祟,在一段时间内党内生活出现了家长制、个人专断和一言堂的现象;此外小生产者的自由散漫性在一些党员和干部身上没有得到彻底克服,也被带进党内,使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在不同情况下以不同的面貌得以出现。实践还表明,这两种恶劣倾向的出现往往是交织相关,为害巨大的。具有家长制作风的人,以反对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为借口,认为不能多讲民主,只能“领导”说了算。而有极端民主化倾向的人,借口反对“一言堂”、“家长制领导”,主张采取“大民主”冲击一下以改变这种状况。实际上这两种倾向都是与马克思主义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格格不入的,都对党、对社会主义事业危害极大。要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就必须同这两种恶劣倾向作坚决斗争,并对它们的本质进行揭露,才有助于人们对民主集中制的科学涵义有正确的理解。
自从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将民主集中制的概念写进党章以来,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理论和制度,特别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更是有了新的发展,所形成的诸如党内的“四个服从”的原则及规定、选举原则及规定、禁止个人崇拜的原则、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规定、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规定,等等,都从不同角度概括和运用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它们也是人们正确理解民主集中制科学含义所必须把握的内容,是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贯彻民主集中制的重要保证。这些原则的确立及其规范化、制度化,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建党治国思想的贡献和发展,也是邓小平一贯坚持、强调的民主集中制,并身体力行地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结下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