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方位的正确判断

(二)立足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方位的正确判断

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政治路线之是否正确,同时取决于对我国的基本国情、特别是我国社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的判断,是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我们党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处在一个什么发展阶段,在认识上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同时发生了两种偏差:

一是把现实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它以前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混同起来,用只适合于过渡时期的一套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来观察和处理现阶段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本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说的过渡时期,是资本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的“革命转变时期”。“过渡时期”应是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到社会主义制度开始建立(不是社会主义建成)这一时期。但是,党和毛泽东同志却把社会主义社会本身,把整个社会主义时期,都看作是过渡时期。于是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这些矛盾,只能靠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实践来解决。”正是依据这条基本路线,制定了一系列“左”倾城乡阶级斗争政策和经济政策,导致“左”的东西在各个领域的严重泛滥,直至爆发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民带来一场深重灾难。

一是把现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它以后的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更高阶段等量齐观,在现阶段就实行将来才能实行的政策,把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急于求成,急于求纯,急功近利,急躁冒进。结果是生产力遭受巨大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失去活力,人民生活共同贫穷。

以上说明,历史上之所以发生“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那样长时间的全局性的错误,一个重要认识根源,就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所处发展阶段缺乏正确的认识,对我国的基本国情作了不切实际的判断。这也是我们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的一个内容和表现,而由此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党的政治路线发生重大偏差和失误。

鉴于历史的经验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重新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终于在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中,首次作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的科学论断。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和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精神文明问题的《决议》,都肯定了这个论断。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重申并且深刻地阐发了这个论断,使之上升为系统的理论,在此基础上,首次完整地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这些论述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党制定路线和一切方针政策就有了现实的依据和出发点,从而能够做到正确无误,切实可行。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鉴于当前仍有不少同志对党的现行路线方针政策心存疑虑,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犹豫观望、趑趄不前,重新突出地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且首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纲领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即十三大概括的、我们一直坚持的基本路线之所以正确和能够发挥巨大威力,就是因为它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与过去那种脱离实际、超越阶段的“左”倾路线截然不同。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不发达”归根到底是生产力不发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放在首位。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就必须首先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可见,党的基本路线以“一个中心”为核心内容,正是客观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之所以成为基本路线的一个基本点,不仅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在当代中国,只有这样做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以及由此造成的贫穷落后状态的存在,是产生种种怀疑和否定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最深刻社会根源,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自由化的长期性。坚持改革开放之所以也成为基本路线的一个基本点,是因为在初级阶段,虽然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但是还要通过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可见,基本路线以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作为两个基本点,同样是客观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的。正是这个实际,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

党的基本路线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基础,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这是20年来基本路线之所以能顺利贯彻并取得巨大成效的原因所在。正如十五大报告所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