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

1.联系实际,调查研究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环境的不同和性格、经历等各方面的差异,他们的思想状况必然会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而且随着客观环境、条件的变化,人的思想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邓小平同志强调:“教育一定要联系实际。”[110]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得有针对性、细致深入和为群众所乐于接受,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他尖锐地批评那些不联系具体实际的教育方法,指出:“我们过去搞的一些运动,比如学理论,学来学去,就是不结合实际,结果大家厌烦了。”[111]

要使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联系实际,各级领导和政工干部首先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知彼知己,力戒空谈”。要通过调查研究,摸清工作对象的真实思想及其发展变化,针对不同单位、不同人员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和实际接受能力,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方法和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更需要加强调查研究,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在进行教育中,对群众思想上的热点、难点问题,不要采取回避态度,在一段时间内要有重点地抓一两个问题,进行解疑释惑,认真加以解决。

2.透彻说理,从容讨论

邓小平提倡的“透彻说理,从容讨论”的办法,就是说服教育、以理服人的方法,就是民主的方法和讨论的方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基本方法。他说:“无论是开会发言、写文章,都要进行充分的说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112]为了让群众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得以从容展开讨论,畅所欲言,邓小平还多次强调要创造民主的条件,要广开言路,广开才路,坚持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让各方面的意见、要求、批评和建议充分反映出来。他要求坚决制止压制民主的恶劣作风,他说:“一听到群众有一点议论,尤其是尖锐一点的议论,就要追查所谓‘政治背景’、所谓‘政治谣言’,就要立案,进行打击压制,这种恶劣作风必须坚决制止。”[113]

3.区分层次,因人施教

在新的形势下,客观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以及他们的思想状况,既存在着共同性,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如何根据不同对象的情况、特点,分层次地提出恰如其分的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这是我们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邓小平197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在鼓励帮助每个人勤奋努力的同时,仍然不能不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114]他还强调,“要针对每个单位、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去做思想工作”,“要善于根据不同对象去进行政治解释工作”。[115]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的条件下,我们在对人们进行思想教育时,要注意到各部分人的觉悟程度和实际接受能力,根据他们的特点,分别确定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不能搞“一锅煮”和“一刀切”。我们要因人、因事、因地制宜,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团结和引导不同觉悟程度的人一起向上,共同进步。

4.创造典型,积累经验,然后普及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激励、引导作用,这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的一种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他指出,要“集中力量,创造典型,积累经验,然后普及”。[116]在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需要我们坚持运用典型引路的方法,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的崇高精神和先进事迹,弘扬社会正气,振奋民族精神,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共同发展,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我们要十分重视培养、发现和宣传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开展树先进、学先进的活动。我们要注意总结和宣传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典型,使示范、激励和引导作用辐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不同群体。我们要满腔热情地关心爱护先进典型,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各级党组织和政工部门还要注意总结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经验,宣传推广重视和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典型,不断提高全社会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

5.坚持原则,勇于批评

思想政治工作是说服教育的工作,但这绝不意味着放弃批评和必要的思想斗争。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过去、现在和今后都是克服思想上的偏差、片面性及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针对思想战线上的软弱涣散状态,为了恢复和发扬我们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对错误思想必须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他指出,现在我们开展批评很不容易,自我批评更不容易,要通过整党,使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能经常开展。他说:“解决思想战线混乱问题的主要方法,仍然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只要我们党真正加强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坚决克服软弱涣散的状态和自由主义态度,认真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思想路线的上述种种问题都可以解决,也不难解决”。[117]他要求我们要按照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来解决群众中的派性问题,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达到团结的目的。对犯过错误的人要一看、二帮,而不是嫌弃他们。对于他们身上还存在着的缺点错误,“要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来解决”。

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要注意防止“左”的错误。邓小平同志强调:“批评或自我批评都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不能站在‘左’的立场上”。参加讨论和批评的人,首先要把讨论和批评的问题研究清楚,绝不能以偏概全,草木皆兵,不能以势压人,强词夺理。同时批评的方法要讲究,分寸要适当,不能搞围攻、搞运动。但是不做思想工作,不搞批评和自我批评一定不行。“批评的武器一定不能丢。”但同时“一定要掌握好批评的武器”。[118]

6.思想教育与行为规范的培养并重

根据邓小平关于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要加强管理、注重制度建设的思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一个重要的发展,就是将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将思想引导与行为规范相结合。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特别是建立责任制,明确行为的基本准则和规范,把我们所提倡的思想、观念、道德融于各项管理工作之中,渗透于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通过管理育人,使思想政治工作由虚变实,有章可循;由软变硬,依法管理,将自律与他律统一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之中。实践证明:通过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能更有效地规范和养成人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

7.注重实效,力戒形式主义

求实效,就是我们想问题、定政策、提要求,都要着眼于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工作要落在实处,注重实效,必要的形式也要,但不要搞形式主义。新时期一开始,他就向全党指出:“现在,摆在我们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事情,就是要鼓实劲,要切实解决问题,要踏踏实实地工作。一句话,就是要落在实处。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的形式主义必须制止。”[119]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他又一次强调指出:“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形式主义是官僚主义。”[120]这与邓小平在1978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要转变领导作风,解决官僚主义的精神,是一以贯之的。形式主义是一种“顽症”,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之作坚持不懈的斗争。

8.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邓小平认为,把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党组织负主要责任,但是不可能所有的事都由党委去解决,要有分工负责,要从上到下建立岗位责任制。他要求按照毛泽东同志说的去做:“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121]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凡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思想政治工作。全党全军全社会都有责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建立起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党政各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保证把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邓小平已形成比较完整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正是有了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正确指导,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优势”和“绝对优势”已经、正在并将继续得到大大发挥。

[1]《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74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42页。

[3]《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4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48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5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2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6页。

[8]《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05页。

[9]《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5页。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49页。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0页。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45页。

[13]《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0页。

[14]《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7页。

[15]《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06页。

[1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3—144页。

[17]《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4页。

[18]《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4页。

[19]《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88页。

[20]《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184页。

[21]《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6页。

[22]《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9页。

[23]转引自《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学习概要》,第27页。

[24]《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4页。

[25]《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5页。

[26]《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98页。

[27]《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40页。

[28]《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5页。

[29]《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0页。

[30]《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2页。

[31]《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03页。

[32]《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06页。

[33]《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07页。

[34]《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0、111页。

[35]《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06页。

[3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99页。

[37]《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90页。

[38]《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页。

[39]《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0页。

[40]《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90页。

[41]《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4页。

[42]《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4页。

[43]《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73页。

[44]《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02页。

[45]《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4页。

[4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08页。

[47]《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04页。

[48]《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31页。

[49]《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5页。

[50]《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71页。

[51]《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12页。

[52]《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7页。

[53]《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75页。

[54]《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75—176页。

[55]《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7页。

[5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0页。

[57]《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06页。

[58]《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0页。

[59]《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06页。

[60]《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8页。

[61]《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60页。

[62]《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8页。

[63]《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76页。

[64]《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59页。

[65]《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4页。

[66]《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9页。

[67]《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6页。

[68]《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3页。

[69]《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3页。

[70]《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1页。

[71]《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09页。

[7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1页。

[73]《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学习概要》,第83页。

[74]《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71、366页。

[75]《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9页。

[7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页。

[77]《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48页。

[78]《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0页。

[79]《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页。

[80]《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32页。

[81]《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9页。

[82]《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98页。

[83]《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72页。

[84]《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26页。

[85]《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28页。

[86]《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62页。

[87]《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50页。

[88]《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6页。

[8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

[9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3页。

[91]《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89页。

[9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5页。

[93]《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2页。

[94]《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7页。

[95]《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02页。

[96]《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28页。

[97]《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29页。

[98]《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8页。

[99]《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学习概要》第2卷,第119页。

[100]《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3页。

[101]《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29页。

[102]《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73页。

[103]《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3页。

[104]《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42页。

[105]《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24—125页。

[106]《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24页。

[107]《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5页。

[108]《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81页。

[109]《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4—145页。

[110]《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4页。

[111]《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95页。

[11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47页。

[113]《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5页。

[114]《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06页。

[115]《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学习概要》,第126页。

[116]《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学习概要》,第127页。

[117]《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46页。

[118]《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90、391页。

[119]《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00页。

[120]《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1页。

[121]转引自《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