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与同盟者的关系
党的领导,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与同盟者建立正确的相互信任的关系,并结成巩固的联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在论述实现党的政治领导的基本条件时,明确提出:“在不失掉确定的政治目标的原则上,建立与同盟者的适当的关系,发展和巩固这个同盟。”[12]
建立与同盟者的适当的关系,即是说,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要“能够善处自己,又能够善处同盟者”。[13]这就要求对同盟者有正确的政策。无产阶级的最基本的同盟者是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党依靠的力量,是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基础。对于他们,党必须坚决维护其利益,保证他们在政治上和生活上的权利,率领他们向敌人作斗争并且不断取得胜利,才能扩大和发展统一战线。党对他们的政策就是坚决依靠的政策。
党的同盟者中还有民族资产阶级、民主党派、开明绅士等中间势力。党对于他们是争取的政策。一方面要团结他们,尽可能使他们留在统一战线内,共同反对最主要的敌人。如果否认他们参加革命的可能性,把他们排斥于统一战线之外,只会壮大敌人的力量而使革命受到损害,也就取消了或减轻了党的争夺领导权的任务。另一方面也要对他们的动摇性和妥协性进行斗争,保留对他们批评教育的权利。如果不敢对他们的动摇性和妥协性进行斗争,同样也会使革命受到损害,丧失党的领导权。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曾出现过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和“左”倾关门主义错误都从反面说明了这一问题。当然,党对于这部分同盟者的争取,与争取最基本的同盟者是有区别的。党不能把这部分同盟者作为依靠的主要力量,不能在与他们的合作中牺牲工农和小资产阶级最基本的利益。党在与他们的合作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他们扰乱了革命阵线。
那么,如何正确处理与同盟者的关系呢?毛泽东为党提出了以下几条指导原则:
第一,必须尊重他们。共产党在与同盟者相处时,必须尊重他们,不可以有盛气凌人、架子十足、好为人师的态度。共产党人必须和同盟者协同一致,团结他们,说服他们,鼓励他们一道前进。轻视他们、看不起他们的态度都是错误的。对于同盟者的利益要予以保护,不侵犯他们的利益。只有这样,同盟者才愿意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照顾全局,照顾多数及和同盟者一道工作。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员在领导群众同敌人作斗争的时候,必须照顾全局,照顾多数及和同盟者一道工作。共产党员必须懂得以局部需要服从全局需要的道理。共产党员决不可脱离群众的多数,置多数人的情况于不顾,而率领少数先进队伍单独冒进;必须注意加强先进分子和广大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这就是照顾多数的观点。在一切有愿意和我们合作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存在的地方,共产党员必须采取和他们一道商量问题和一道工作的态度。那种独断专行,对同盟者置之不理的态度是不对的。做到了上述要求,才是一个好的共产党员。毛泽东的这一观点成为指导党团结群众、团结同盟者的重要原则。党的历史经验也表明,如果党不能照顾到群众的多数,照顾到同盟者,党就会处于不利的境地。例如,1929年国民党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原俄帝国在满洲修建的铁路的权益问题发生冲突,即所谓“中东路事件”,而中央却不加分析地提出了保卫苏联的口号,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又把反日与保卫苏联联系在一起,超出了群众心理所能承受的范围,结果就是脱离群众,起不到唤醒群众、教育同盟者的作用,也就无法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因此,只有按照毛泽东提出的指导原则去做,才能团结起大多数群众和同盟者,处理好与同盟者的关系。
第三,为了团结同盟者,在坚持最根本的阶级和党派的利益的前提下,可以作出适当的让步和妥协。统一战线中的同盟者来自各个不同的阶级、党派,因而就有不同的利益需求。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维护工农和小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但是,各个不同阶级、党派能够走到一起,组成统一战线,就又有着一致的利益,即有着反帝反封建的共同目标。这样,当各阶级、党派的利益发生矛盾时,在不失掉确定的政治原则下可以作出适当的让步和妥协。比如,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革命的同盟者只剩下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党就实行了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但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犯中国之际,党为了联合国民党共同抗日,便把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改为实行二五减租,停止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将党领导的政权先是改为人民共和国,后又改为国民政府下属的特区政府。这种让步和妥协换来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的目标。当然,这种让步和妥协是双方面的,只有一方而无另一方的让步是不能持久的。这种让步和妥协绝不能损害党和阶级的根本利益,否则统一战线就不能存在下去。这种让步和妥协又是积极的,“我们的让步、退守、防御或停顿,不论是向同盟者或向敌人,都是当作整个革命政策的一部分看的,是联系于总的革命路线而当作不可缺少的一环看的,是当作曲线运动的一个片断看的”。[14]惟有如此,才能处理好与同盟者的关系,保证党的领导的实现。
第四,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只有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党才能在与同盟者的相处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同盟者的动摇性、不彻底性和妥协性所动,而对同盟者的错误进行说服和批评,才能保持自己的利益而不实行无原则的让步和妥协。只有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党才能恰当地处理与同盟者的关系。否则,失去了独立性,被同盟者所同化,党的领导也就不复存在。
按照毛泽东提出的上述原则去做,才能处理好与同盟者的关系,实现党的领导。毛泽东的上述观点,不仅对民主革命时期处理与同盟者的关系有直接的作用,而且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处理党与同盟者的关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