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建设是党的各项建设的基础
党的建设不仅是思想建设,而且包括多方面的建设,如还有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纪律建设等。当然,党的建设在各方面是否都能取得成功,既取决于各项建设本身的正确性、科学性,也取决于全体党员的思想素质和认识水平。这也就是说,党的其他各项建设都要以思想建设为基础。
在党的政治建设中,党的政治路线的确定,党的策略、方针的制定,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任务的确定,都需要有正确的科学的理论指导,都要以思想路线为基础。思想路线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政治路线的正确与否。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路线,党在确定政治路线时就不会发生偏差,制定的具体策略、方针就会具有科学性、正确性,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任务就会是确切明了、恰当可行的,这样,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才会顺利地发展前进,党的力量才会不断壮大。违背或偏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路线,也必然导致错误的政治路线的产生,使党作出错误的策略、方针及一定历史时期的错误的政治任务。大革命时期,陈独秀错误地夸大反革命的力量,放弃了无产阶级领导权,他的右倾投降主义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左”倾错误,照搬俄国革命的经验,不去研究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结果也使党和革命遭到严重的挫折。而毛泽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遵义会议结束“左”倾错误领导者在党中央的统治后,领导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历史事实证明,思想上违背或偏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路线,必将导致政治路线上的错误。所以,党的思想建设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党的政治建设的成败。
在党的组织建设中,能否贯彻民主集中制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使党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坚强核心,是与党的思想建设密不可分的。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生命,是党的建设所要实现的基本要求之一。那么,如何使党组织成为一个团结和统一的整体呢?从根本上来说,只有每一个党员都共同拥有同一个信念、同一个理想,即只有全党思想上的一致,才能有组织上的一致、政治上的一致。列宁就曾指出,没有思想的统一,组织统一是没有意义的;这样的组织统一我们从来没有寻求过,而且也不可能去寻求。因为思想上不一致,人与人之间貌合神离,组织上的统一也是不可能的。中国共产党正是由于每一个党员都有共同的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才成为领导人民革命的坚强战斗堡垒。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始终强调全党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首先形成思想上的一致,然后才能形成全党在政治上和组织上的一致。我们党在进行自身的组织建设中,始终是以思想建设为基础的。
党的作风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密切相联系。我们党的作风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明辨是非,团结同志;敢于负责,不计个人得失;艰苦创业,克己奉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骄不躁,不气馁。党的作风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具体体现。人的行为表现来源于人的思想,思想决定着一个人的言行。要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就必须不断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增强每一个党员的党性,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就要求广大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对照自己的一言一行,整顿“三风”,即党风、学风、文风。经过延安整风运动,不仅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提高了,而且形成了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头脑中仍存在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人,在工作中则往往会犯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个人主义的错误,因为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是导致这些错误的根源,根源不加以铲除,在工作中就必然会犯错误。而铲除非无产阶级思想的途径和手段,就是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因此,对党员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是端正党员作风的基础。党的思想建设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基础是必然的。
党的制度建设和纪律建设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严格遵守党章、党的各项制度和规定、党的纪律。制度和纪律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但制度和纪律是建立在自觉遵守的基础上的。只有提高党员执行制度和纪律的自觉性,才能真正使制度和纪律发生作用。毛泽东在红军初创时期,一方面制订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另一方面教育红军指战员发挥自觉性。毛泽东历来主张对犯错误的同志以教育为主,纪律处分为辅。进行思想理论的教育,使广大党员的思想觉悟提高,党的制度建设和纪律建设才能成功。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始人十分重视思想建设的作用,而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实践和党的建设中,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更是特别强调进行党的思想建设,提出了首先从思想上建党的建党原则,反映了思想建设与党的各项建设所固有的内在联系。这样,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就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基本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