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战争年代,邓小平就明确提出这一主张

(一)在革命战争年代,邓小平就明确提出这一主张

1941年,他在论述党与抗日民主政权的关系时指出:“党在领导政权工作时,必须贯彻民主的精神。”[3]“民主政治的好处,正在于它能够及时反映各阶级各方面的意见,使我们能够正确地细心地去考虑问题决定问题;它能够使我们从群众的表现中去测验我党的政策是否正确,是否为群众所了解所拥护;它能够使我们对事物感觉灵敏,随时具有高度的警惕性;它能够使我们党得到群众的监督,克服党员堕落腐化的危险,及时发现投机分子以及破坏分子而清洗出党;它能在民主政治斗争中提高党员的斗争能力,使党更加接近群众,锻炼党使党成为群众的党。”[4]“我们要在民主政治斗争中,保证党对政权的领导,我们更要在民主政治斗争中,使党成为群众的党!”[5]在这些论述中,邓小平不仅使用“监督”这一概念,而且还经常使用“民主政治”这一概念。其实,民主政治离不开监督,它是一个包含监督且含义更广的概念。他还指出:“党要实现对政权指导与监督的作用,首先就要从切实指导与监督自己的党团和党员做起。”[6]对于当时在党内初露端倪的“不接近群众,喜欢出风头,自逞英雄,‘因党而骄’”等现象,邓小平严肃指出必须“不断地进行教育”,“不断地进行批评斗争”。他反复强调“要民主”,极力提倡“群众的监督”和“党委的严格监督”,既“要使非党干部敢于讲话,讲所欲讲,敢于工作,不对我疑惧”,[7]又使“党员在政权中要奉公守法,遵守纪律”。[8]从这一系列论断中可以看出,邓小平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把“民主”与“监督”看成是团结人民、壮大自己、克敌制胜、夺取政权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