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与各国党的关系,是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要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以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战略眼光,站在时代的最高峰,冷静地观察世界和中国,对现时代的特征作出了准确全新的判断,得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
1984年5月29日,邓小平在会见巴西总统菲格雷多时说: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有两个比较突出。一是和平问题,二是南北问题。他解释说,现在有核武器,一旦发生战争,核武器就会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要争取和平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南北问题在目前比较突出,发达国家越来越富,相对的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第三世界国家经济不发展,发达国家的经济也不可能得到较大发展。1984年10月31日,邓小平在会见缅甸总统吴山友时又谈到这一问题。他说:“国际上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1]1985年3月4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时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2]1988年12月21日在会见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时,他又一次指出:“当前世界上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和平是有希望的,发展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3]1992年初在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中,他又一次指出:“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4]可以说,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问题观察得很透彻,分析得很深刻。这是他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和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把握时代变迁而提出的重大思想见解。
正确判断形势、正确认识时代特征,对我们正确处理同其他国家政党关系意义重大。过去我们曾对形势判断发生失误,提出了所谓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理论、世界战争不可避免的理论等。正是基于对和平与发展时代特征的认识和把握,我们才有效地调整了与其他国家、其他党关系的政策。这是“四项原则”提出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