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有坚强的政工队伍和健全的管理机构

七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有坚强的政工队伍和健全的管理机构

建立坚强的政工队伍和健全的管理机构,是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重要内容。政工队伍和管理机构,是保证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内容、方针、原则和方法正确贯彻落实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必要的管理机构和坚强的政工队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失去了可靠的组织保证。所以,毛泽东在创立我党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建立和健全管理机构政工队伍问题,它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于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机构问题。这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物质基础。毛泽东十分重视政工机构建设,在军队政工机构建设中有着突出的贡献。在红军创建初期,他就主张在红军连队建立支部,班排建立党小组,营团以上建立党委,在红军领导机关设立党代表。在红军建立党组织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党对红军的领导,其主要任务是做政治工作,增强红军的战斗力。在红军机构建设中,古田会议是个里程碑。古田会议决定在红军中正式设立政治机关,与军事机关平行地分工协作地执行红军的任务。中共中央肯定了毛泽东在红军中建立政治机关和加强政治工作的主张和经验,并在1930年冬制定了《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决定在各地红军中普遍设立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其具体做法是:在军委设总政治部,在军区、集团军、军、师设立政治部,在团设立政治处,在营连设立政治指导员。与此相适应,还明确规定了红军各级政治机关和政委的职能、任务和工作内容、方式、方法等。从此以后,各地红军逐渐完善了自己的政治工作机构,加强了政工队伍建设。这个《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红军政治工作走上了制度化、正规化建设的道路。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坚持了我党领导的抗战部队中的政治委员制度和政治部机关建设,并使其进一步完善,以适应抗战新任务的需要。毛泽东认为,政治工作不仅政治工作人员要做,而且军事工作人员和后勤工作人员也要做。同样的道理,政治工作人员也要关心和协助军事和后勤人员做好工作。这就是毛泽东关于政治工作结合军事工作、后勤工作一道去做的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依照毛泽东的建党建军思想,使军队的政治工作机构更加健全,政治委员制度更加完善,形成了从总政治部到各军区、各野战军、各兵种的军、师、团的政治部的严密组织系统,从而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了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开展。建国以后,毛泽东还把军队政治工作的经验应用于政权建设之中,在政府所属的一些部委如公安部、铁道部等部门也设立了政治部,加强了党对这些部门的领导。在毛泽东的晚年,他曾设想把军队政工管理这一套经验应用于各行各业,但没有成功。这是毛泽东在执政条件下加强政工机构和政工队伍建设中的一次尝试,为以后我们在这方面探索提供了经验和教训。这个问题应该辩证地分析,不应简单地否定或肯定。

毛泽东等不仅在人民军队的政工机构建设中有着突出的贡献,而且在中国共产党组织系统和群众组织系统的政工机构建设中也有创造性的贡献。在党的组织系统中,依据马列主义的建党学说,在各级党委中设立了组织部和宣传部,其中党的组织部主要管理党员教育和干部教育,宣传部除了配合组织部进行党员教育和干部教育外,主要承担着党对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在业务上指导着党报党刊的宣传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党成为执政党,党的组织分布在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党的宣传部也渗透在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直到基层。其大系统是:中央宣传部、省委宣传部、县委宣传部、乡镇宣传部、直到乡村的基层总支和支部,都有宣传委员。在城市,从市委宣传部、区委宣传部,直到街道党委宣传部。在企业,无论是工业企业还是商业企业、服务业企业,各级党委都设有宣传部。这是一个纵横交错的严密的政工组织系统,从方方面面保证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有力开展,保证了党对各项工作的坚强领导。一位外国学者曾经说过:“毛泽东创造的政工系统,是一个极其严密的组织系统,这在各国共产党中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这个堡垒攻不破的重要原因之一。”[55]可见,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坚强有力,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有一个严密的政工系统。党的宣传部就是这个严密政工系统的骨干力量,它直接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服务。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问题。这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性问题。政工队伍的建设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党的专职政工队伍建设问题,二是各行各业兼职政工队伍建设问题,也就是建立政治工作的综合体系问题。毛泽东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是党的专职政工干部的事,而且是各行各业各部门的事,他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56]从整体上看,党的专职政工干部是这支队伍的骨干力量。加强政工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专职政工队伍的建设。

加强专职政工队伍建设,毛泽东主要提出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第一,要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配备必要数量的宣传工作干部和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干部。他认为,政工干部和其他干部一样,应“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57]各级党委要配备这样的干部,就必须善于识别干部。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这是识别干部的主要方法。同时,还要善于选拔干部、使用干部,把他们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第二,要不断提高政工干部的素质,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政工干部的素质不仅关系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威望,而且关系到全党在群众中的威望。所以,提高政工干部的素质问题,是加强政工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根据毛泽东和党中央关于政工干部素质的论述,政工干部应具备的素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就是说,政工干部必须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在大风大浪中不动摇,能经得起挫折和失败的考验。二是要有较好的理论素质。就是说,政工干部要比一般党员干部有较多的马列主义理论知识,有正确的理论观点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有较强的理论分析能力,有锐敏的实际观察能力,有较高的鉴别是非能力。三是要有高尚的品德和作风素质。就是说,政工干部必须有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必须有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必须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热情诚恳、乐于助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崇高品质。四是要有一定的才能素质。就是说,不仅要具有熟练的政工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相关的辅助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组织才能、演讲才能和写作才能。政工干部的上述素质,毛泽东把它称之为“又红又专”,或者称之为德才兼备。

毛泽东认为,政工干部和其他干部一样,他们德才兼备的素质和优秀品质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党组织的关心爱护下逐步成长起来的。为此,他提出了五条关心爱护干部的办法:第一,指导他们。这就是让他们放手工作,使他们敢于负责;同时,又适时地给以指示,使他们能在党的政治路线下发挥其创造性。第二,提高他们。这就是给以学习的机会,教育他们,使他们在理论上在工作能力上提高一步。第三,检查他们的工作,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纠正错误。第四,对犯错误的干部,一般地应采取说服的方法,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这里耐心是必要的,轻易地给人戴上政治大帽子是不对的。第五,照顾他们的困难。特别是当他们有疾病、生活、家庭等困难时,应在可能限度内用心给以照顾。只有切实做到以上几点,才能调动广大政工干部的积极性。只知使用干部而不会关心干部,干部的积极性是会受到挫伤的。所以,各级党组织一定要把关心、培养和使用结合起来,这是加强政工队伍建设和提高政工干部素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