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群众监督制度

(五)要有群众监督制度

要接受人民群众和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民主监督,是邓小平监督思想的基础,也是我党群众路线和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体现。邓小平再三强调“要有群众监督制度”,[72]“让群众来监督批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有群众监督比之没有群众监督要好一些”。[73]邓小平的群众监督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要接受工会等群众组织的监督,扩大民主监督。邓小平认为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作用之一,就在于能够使群众在各种场合,经常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提出批评建议。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企业工会的监督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它不是那种可有可无的组织,而是职工代表大会和职工大会的工作机构。而企业的重大问题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企业的领导干部要在大会上听取职工的意见,接受职工的批评监督,某些严重失职和作风恶劣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大会有权向上级建议给予处分和撤换。因此,工会工作的好坏,“影响着工人当家作主的权利行使得怎么样,也影响着企业管理的好坏怎么样,影响着集中领导能否顺利进行”。[74]为充分发挥工会等群众组织的监督作用,邓小平认为,要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从群众组织本身这一方面来看,要注意克服行政化、官僚主义和脱离群众的倾向。邓小平指出:“工会组织都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使广大工人都感到工会确实是工人自己的组织,是工人信得过的、能替工人说话和办事的组织,是不会对工人说瞎话、拿工人的会费做官当老爷、替少数人谋私利的组织。工会要为工人的民主权利奋斗,反对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75]从党和政府这一方面来看,邓小平认为,要在“大力加强工会和妇联工作,大力加强共青团工作、少先队工作和学生会工作”[76]以及其他群众组织工作的同时,正确处理党政机关与群众组织的关系,保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等群众组织主动负责地进行工作,使他们能够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表达和维护各自所代表的群众的具体利益,充分发挥群众组织的民主监督作用。

2.应当肯定正确的舆论监督。利用报纸等新闻舆论工具进行监督,是我们党和政府所一贯倡导的,也是群众监督的一种方式。邓小平认为“报纸最有力量的是批评与自我批评”,[77]有时“党和政府听不到的,报纸能听到,它能摸到社会的脉搏”。[78]从报纸批评的效果看,它是通过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无形的力量有时比有形的监督更具有威慑力。

3.重视群众来信来访。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一条重要渠道。邓小平指出:“有许多群众上访,往往是由于我们工作跟不上,没有做好工作引起的。”[79]它暴露了我们党和政府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所以,“我们的工作一定要跟上”,[80]“要注意听取群众的呼声,同群众商量办事”。同时,邓小平认为对群众上访或来信反映的问题,要按照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应该和能够解决的,一定要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向群众讲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