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方针是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服务和坚持说服教育为主
在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总结了这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不仅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服务的总方针,而且提出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方针。这两个方针,都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方针。这两个正确方针的提出和确立,表明我们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它是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重要内容,我们研究这一理论时决不可忽视和丢弃。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要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服务的思想,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来了,强调党的政治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都要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基本路线服务。正是因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地为这条基本路线服务,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才使它在党的事业中具有了很高的威望。在建国以后的过渡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又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要为实现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服务的指导方针。那时候,无论是报刊宣传工作还是基层思想教育工作,都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个方针,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基本完成。思想政治工作在为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服务过程中确立了它的重要地位,赢得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信赖。当我们党自“八大”确立了党的工作重心是进行经济建设以后,毛泽东在1958年《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又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他说:“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20]毛泽东这里讲的为经济基础服务,其目的是要推动我国生产力大发展。这是一项极艰巨的任务,至少需上百年的时间。关于这一点,他在1962年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得很明白。他说:“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21]可见,思想政治工作为经济基础服务,归根到底是为经济建设和发展生产力服务。正是依据毛泽东这一思想,我们党在新时期不仅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而且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要为这一基本路线服务的指导方针。这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坚持、丰富和发展。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和毛泽东为什么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要为经济基础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方针呢?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所决定的。列宁说过:“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22]又说:“任何政治上层建筑,归根到底是为生产服务的,并且归根到底是由该社会中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23]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必然要为发展经济服务,为发展生产力服务。所以,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要为经济建设服务是符合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过去有一段时间只片面强调它的指导作用而忽视它的服务作用,这是认识上片面性的一种表现。正确的观点应该是:政治来源于经济,又反作用于经济;既指导经济,又为经济服务,是指导与服务的辩证统一。其次,这是共产党的先进性和根本宗旨所要求的。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的先进性从根本上说在于她在任何时候都坚持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社会主义时期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反映着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思想政治工作为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服务,这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体现。如果不坚持为这条正确的基本路线服务,那么思想政治工作就有背离党的根本宗旨的危险。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方针。毛泽东一直倡导要坚持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针。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强调红军中实行民主的重要性。他说:“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24]这里所说的民主,就是指官长不打骂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废除烦琐的礼节,经济公开等。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又强调说:“军队应实行一定限度的民主化,主要地是废除封建主义的打骂制度和官兵生活同甘苦。这样一来,官兵一致的目的就达到了,军队就增加了绝大的战斗力,长期的残酷的战争就不患不能支持。”[25]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又倡导政治工作中必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和“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方针。解放战争时期,他又进一步对政治工作的方针作了概括,指出:“部队内部政治工作方针,是放手发动士兵群众、指挥员和一切工作人员,通过集中领导下的民主运动,达到政治上高度团结、生活上获得改善、军事上提高技术和战术的三大目的。”[26]这里所说的民主,主要是政治民主、军事民主和经济民主。实行三大民主的目的,是为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并依靠这种积极性来保证党的政治路线的实现。全国解放以后,毛泽东把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运用于全国民众之中,强调“共产党人在劳动人民中间进行工作的时候必须采取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决不允许采取命令主义态度和强制手段”,[27]“对待人民内部的思想问题,对待精神世界的问题,用简单的方法去处理,不但不会收效,而且非常有害”。[28]
为什么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针呢?第一,这是建立在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毛泽东依据历史唯物主义这条基本原理,提出在各项工作中都应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推动革命和建设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民群众,要教育群众,首先就有一个对待群众的态度问题。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说:“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从这态度出发,于是有各种政策、方法、方式。离了这态度,政策、方法、方式也一定是错的,官兵之间、军民之间的关系便决然弄不好。”[29]这就告诉我们,坚持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针,是建立在尊重人民和相信人民的根本态度基础上的。第二,这是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依据的。毛泽东指出:“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简单地说起来,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30]“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企业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用强制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是非问题,不但没有效力,而且是有害的”。[31]思想政治工作采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针,就是建立在上述认识基础上的。第三,这是符合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活动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一个精神正常的人,他的任何行为都是受其思想支配的。毛泽东认为:“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一切根据于正确思想的做或行动是正确的行动。我们必须发扬这样的思想和行动,必须发扬这种自觉的能动性。”[32]这就是毛泽东对人们思想与行为活动规律的理论概括。正是依据这种理论,我们党才提出了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针。因为只有发扬民主,人们才能畅所欲言,把自己的认识、意见、看法讲出来,然后我们才能针对这些认识、意见和看法去引导他们、说服教育他们,使他们在正确思想支配下去自觉行动,有效地参加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总之,毛泽东提出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针,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符合人们的思想、行为活动规律,因此,它是完全正确的方针,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自觉地坚持它、运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