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干部队伍“四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三)实现干部队伍“四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邓小平不仅提出了干部“四化”的内涵,而且还论述了实现干部“四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第一,要成千上万地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坚持集体接班。培养接班人的问题,是毛泽东在6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任务,但被后来的“文化大革命”打断了,搞乱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把毛泽东提出的这一战略任务变为实践,并提出许多新的措施。他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逐步实行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当然还有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39]他十分赞同陈云指出的“选拔中青年干部不是几十、几百,是成千上万”。[40]他还提出,我们强调集体领导。这次讲接班,也是集体接班,这很好,很重要。邓小平提出这个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过去也提出过接班人问题,但实际上只注意少数人的问题,甚至是一个人的问题,因而自觉不自觉地把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寄托在少数几个人甚至个别人物身上,而不是着眼于整代人,着眼于“成千”、“上万”地培养接班人。社会主义事业是群众性的事业,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事业,靠少数人是不行的。因而接班应该是集体接班,而不是个人或者少数几个人接班。邓小平还提出,这种集体接班应该是由逐步形成的新领导集体来接替原有的领导集体的稳定的演变过程,而不是某一个人接替另一个人的孤立的突变过程。只有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接班人,形成巨大的新生力量,才能顺利地实现新老干部交替和合作,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因此,他在1992年初南巡谈话中再次强调:“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不出事,就可以放心睡大觉。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这条中国的发展路线,是否能够坚持得住,要靠大家努力,特别是要教育后代。”[41]

第二,要靠制度选拔接班人,而不要由个人指定接班人。鉴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教训以及我们党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选拔接班人问题的严重教训,邓小平指出:“一个领导人,自己选择自己的接班人,是沿用了一种封建主义的做法。”他还指出,过去在选拔接班人上发生失误,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的选拔任用干部的制度不健全。他还说:“我们说资本主义社会不好,但它在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方面是非常大胆的。它有个特点,不论资排辈,凡是合格的人就使用,并且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从这方面来看,我们选拔干部的制度是落后的。论资排辈是一种习惯势力,是一种落后的习惯势力。”[42]因此,邓小平提出要改革党和国家的干部人事制度,“建立有利于提拔年轻干部的制度”。[43]

第三,选拔干部既要坚持台阶论,又要搭“轻便的梯子”、“大胆破格提拔”。针对“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四人帮”用坐火箭、直升飞机提拔干部的错误做法,邓小平提出“干部还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好”。每个干部的成长都有一个深入群众、熟悉专业、积累经验和经受考验锻炼的过程。因此,干部的成长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上。但是,坚持干部顺着台阶上,并不意味着“一刀切”,所有干部都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提拔。要敢于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打破旧框框,对某些优秀的干部大胆破格地提拔。为此,邓小平提出:“一定要真正把优秀的中青年干部提拔上来,快点提拔上来。提拔干部不能太急,但是太慢了也要误现代化建设的大事。”他还提出,提拔干部不能老是停留在嘴巴上说,要尽快行动起来,要快点提拔上来。“特别优秀的,要给他们搭个比较轻便的梯子,使他们越级上来。这次我们提出减少兼职过多、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目的之一,也是为了给中青年干部腾出台阶。台阶挤得满满的,他们怎么上来?台阶有了空位又不给他们,他们怎么上来?”[44]因此,组织部门要把一些有发展前途的优秀人才放在适当的工作岗位上锻炼,为他们提供一个合适的“台阶”,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才干,能够脱颖而出。

第四,选拔干部要走群众路线。邓小平认为,人才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选拔干部必须依靠群众,充分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如果领导干部和组织人事部门在选拔干部时只是“看到周围熟悉的一点人,总在原来的一些人中打圈子,不会深入到群众中去选拔人才,这也是一种官僚主义”。因此,邓小平强调,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同群众的接触中才能发现人才,鉴别人才。他说:“只要大胆而谨慎地工作,只要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就完全有把握把大批优秀的中青年干部提拔起来,保证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后来居上。”[45]

第五,要特别注意选配好领导班子的一、二把手。邓小平认为,解决领导班子的问题关键是配备好一、二把手。因为一、二把手在领导班子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他们在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贯彻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上,在搞好班子内部的团结,协调同级组织各部门的关系上,在树立好的工作作风,保持同群众的联系上,都起着主导和表率作用。因此,选配领导班子一定要把一、二把手选准,“选得不准,教训不少啊”,[46]所以邓小平一再要求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十分重视选好党政领导班子中的一、二把手的工作,要经过组织部门的考察和考核,把那些政治上坚强,头脑清醒,党性强,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高的领导艺术,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廉洁奉公,作风正派,能够坚持原则,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有高度责任心和事业心,能够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政绩突出的人,选拔到一、二把手的重要岗位上来,切实注意把领导班子建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