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与个别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领导方法
科学的领导方法,对于实现党的正确领导是十分重要的。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事业中,十分注意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来指导工作。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就注意总结正确的领导方法,纠正错误的方法。在1943年为中央起草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毛泽东总结多年的领导工作经验,提出在各项工作中必须采用的领导方法,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毛泽东身体力行,在工作中运用这些科学的领导艺术,使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一般和个别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将矛盾的个性和共性的原理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们的认识从个别事物到一般事物,再从一般事物到个别事物的辩证法原理综合运用于实际工作而形成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基本领导方法。毛泽东认为,任何工作任务,必须把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结合起来作为基本的领导方法。他强调:“任何领导人员,凡不从下级个别单位的个别人员、个别事件取得具体经验者,必不能向一切单位作普遍的指导。这一方法必须普遍地提倡,使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学会使用。”[18]
所谓一般号召,就是将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计划等,向广大干部和群众宣传解释,让群众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在每一行动之前,必须向干部、党员和群众讲明我们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方针政策,使党员和群众都知晓。群众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会齐心,群众齐心了,一切事情也就好办。毛泽东说:“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善于使我们的每一个运动,每一个斗争,不但领导干部懂得,而且广大的群众都能懂得,都能掌握,这是一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艺术”,[19]这就是一般号召的力量。
有了一般号召,还必须有个别指导,并且必须把个别指导与一般号召结合起来。我们知道,一般号召是带有普遍性的东西,它是各个单位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没有个别单位的经验,也就没有一般号召。同时,一般号召要贯彻下去,就要同各个单位的实际相结合,用具体实际中的经验来检验、修正和丰富一般号召的内容。这就是领导机关从许多个别指导中再形成一般意见,又拿这个一般意见到许多单位去检验。这样就把个别指导同一般号召结合起来,从而能够保证党的正确领导。如果不取得具体指导的经验,只满足于一般号召,就有使一般号召停在口头上、文件上和会议上,使党的政策不能落于实处。毛泽东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解剖麻雀”、“蹲点”、“种试验田”等都是把一般号召与具体指导相结合的领导艺术的具体运用。
在党的群众路线领导方法中,除了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外,还要实行领导骨干和广大群众相结合的方法。毛泽东在总结延安整风的经验时,认为要完成一项任务,既要发挥领导骨干的积极性,又要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如果“只有领导骨干的积极性,而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便将成为少数人的空忙。但如果只有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而无有力的领导骨干去恰当地组织群众的积极性,则群众积极性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走向正确的方向和提到高级的程度”。[20]毛泽东认为:“任何有群众的地方,大致都有比较积极的、中间状态的和比较落后的三部分人。故领导者必须善于团结少数积极分子作为领导的骨干,并凭借这批骨干去提高中间分子,争取落后分子。”[21]同时,必须对骨干分子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防止只注意积极分子而脱离大多数群众,并注意在群众斗争中培养和造就积极分子。实现领导与群众的结合,还要善于在群众中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和组织工作,不要满足于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要关心群众生活,给群众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要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要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对于比较落后的群众,也不能轻视他们,厌弃他们,而要主动地亲近他们,团结他们,鼓励他们前进,并热情帮助他们改进其缺点。
在领导和群众的结合中,关键是要有一个团结一致、联系群众、稳定而健全的领导核心。这个领导核心,是在群众斗争中形成的,为群众所拥护的。应该是最积极、忠诚、正派,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领导班子。这个领导核心,要加强集体领导,注意工作方法;这个领导核心,还要有个好“班长”。有了这样一个领导核心,就能够进一步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实现党的任务。
把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领导骨干与广大群众相结合作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带有普遍意义的指导原则,并把它们称为领导艺术,是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在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两条指导原则既体现了人的正确认识事物的思想方法,又体现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观点在党的领导方法上的体现,是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提出的指导原则帮助了党的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学会科学的领导方法,培育了几代共产党员的领导作风,对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起了重要作用。直至今天,这种领导方法仍为中国共产党所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