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优良作风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先导
无产阶级的力量在于组织,组织作用的发挥在于组织的行为作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命运和前途同自己祖国、民族的命运前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的作风如何,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和风气状况。我们党在漫长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根本上有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这种优良传统作风的带动、影响下,我们党凝聚和团结了中华民族,推翻了“三座大山”,使旧中国获得新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康庄大道。回顾党的历史,无不体现出党的作风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伟大作用。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使我们摆脱了教条主义的束缚,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找到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历经艰难险阻,没有被任何敌人和困难所征服、所吓倒,而是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批评和自我批评,使我们坚持真理,纠正了自己所犯的各种错误,保证党和党的事业健康发展;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使我们发愤图强,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了旧中国留下的一穷二白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主集中制,使我们党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问题,使党的团结和统一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实现了全国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总之,这些优良作风,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根本原因。正是在这种优良作风的示范作用下,新中国建立后,我们迅速扫除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不良风气,一举扫掉了根深蒂固的卖淫嫖娼、贩毒吸毒、聚众赌博等旧时代的丑恶现象。也正是在这种优良作风的教育作用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涌现出了像张思德、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崇高思想境界和优良社会行为的各个时期的精神文明典范,激励着亿万人民为革命和建设事业而奋斗不息。正因为党的作风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义”。[2]
第一,党的优良作风,是党领导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党的任务的根本前提。党风,是通过党组织和党员的个体行为表现出来的。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处于领导地位,居于政治舞台的中心,既制定方针政策,也执行方针政策;既是群众意志的体现者和执行者,也是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党的作风是全社会的一面旗帜,党员、党的干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群众注意力的集中点。上有所为,下必所瞻。党员干部所作所为符合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就能够取得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能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群众也就能在党的号召和带领下,去克服种种困难,完成各项任务,党的领导作用也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来。如果党员干部所作所为违背甚至侵犯人民群众的利益,党在人民群众中就会失去向心力和凝聚力,党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也就丧失了对人民群众的领导权。所以,党的领导权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干部的表率作用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共产党的领导够不够格,决定于我们党的思想和作风。“如果共产党用宗派主义、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的态度领导人家,再说共产党能领导也领导不起来。用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思想去领导,就会领导得起来,团结得起来。”[3]党风好,党员干部的作风正派,群众就会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怕任何困难,义无反顾,前赴后继地去为党的事业奋斗,为国家兴旺发达、民族团结统一献计献策,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
第二,党的优良作风,是促进社会风气进步的首要条件。邓小平同志认为,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这是因为,党是全社会的表率,执政党的党风如何,对社会风气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毛泽东同志说过:“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4]全国解放前,一个国民党统治区,一个解放区,社会风气迥然不同,为什么?就是因为国民党和共产党这两个党的党风有着天渊之别。建国初期,我们为什么能够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迅速稳定新生的共和国政权,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树立起崭新的社会风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风好。广大群众从党员的模范行动中懂得了什么叫为人民服务,什么是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因而受到教育和感染,于是整个社会风气就转过来了。如果说,优良的党风能对社会风气起着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那么,不好的党风则会给社会风气带来消极、不良的影响。党员领导干部违法乱纪、以权谋私,就不可能真正做到让老百姓遵纪守法;党员领导干部追求腐朽的生活方式和低级趣味,社会风气就难免污浊;党员领导干部上下之间奉迎拍马、弄虚作假,社会人际关系就很难和谐正常;党员、干部没有气节操守,社会公共道德就会离谱失范。因此,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非常重要。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上面的问题不解决,我们就没有讲话的权利,人们会问,你们自己怎样呢?”[5]
第三,党的优良作风,是党赖以生存的重要保障。我们党以自己优良的作风,在过去长期残酷的战争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终于成为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现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们党“立党为公”提供了充分的政治条件。在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党能否继续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能否继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能否继续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同样也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特别是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暂时处于低潮,敌对势力图谋对我国“西化”、“分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严肃先进的意识形态还正在建设形成之中,党如果能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扬优良的传统作风,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人民群众就会继续跟党走,与党同心同德。反之,如果站在人民群众头上,作威作福,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让风气坏下去,人民群众就会毫不犹豫地做出自己的选择,党也就有可能不打自倒。党风的好坏决定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决定着党的命运。在当前的国内外形势下,和平演变和反和平演变的斗争激烈地进行着。这场斗争的结果,关系着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存亡。我们能否在这场斗争中取得胜利,关键在于能否把我们党建设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能否搞好党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只要坚决清除腐败现象,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社会主义在中国一定会继续巩固和发展。只要我们党自己不腐败,自己不蜕变,谁也演变不了我们。”[6]近几年来,一些消极和腐败现象在党内滋长蔓延,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邓小平同志在谈到1989年那场政治风波时指出:“这次出这样的乱子,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腐败现象的滋生,使一部分群众对党和政府丧失了信心。”[7]如果不坚决克服腐败现象,就会为国外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打开缺口,我们党就有失败的危险。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党风建设,坚决克服党内消极和腐败现象,以巩固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继续领导人民群众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