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的思想

三 首次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的思想

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中心是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为此,邓小平在总结历史教训和思考现实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原则,从而为我们实现党的正确的有效的领导指明了方向。

党是在正确开展两条路线的斗争中得到巩固、发展和壮大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既经历了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特别是揭发批判了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也经历了对“西单民主墙”、“1989年动乱”等资产阶级自由化错误思潮的深刻批判。在这一系列具有关键意义的历程中,党内外都曾出现过否定和削弱党的领导的倾向和思潮。对此,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这是因为,“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没有党的领导,艰苦创业的精神就提倡不起来;没有党的领导,真正又红又专、特别是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队伍也建立不起来。这样,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祖国的统一、反霸权主义的斗争,也就没有一个力量能够领导进行。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13]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无负于人民重托的执政党。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由共产党来领导,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全新的事业,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提高领导水平,党才能担当起领导的重任。为此,邓小平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着力提出了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任务。他说:“怎样改善党的领导,这个重大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不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坚持不了党的领导,提高不了党的威信。”[14]怎样改善党的领导,是个全面的问题,包括改善党的组织状况、作风状况、领导工作状况等,就党的领导本身而言,邓小平提出了以下一些重要思想:

——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改善党的组织状况,提高党的战斗力。这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基础。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即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活动必须遵循和依照法令和法规行事。

——实行党政职能分开,形成党政各司其职的有效机制,使党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管大事、总揽全局,同时也使各级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更有效地实行对国家公共事务的管理,克服以党代政、以政代党和党的领导行政权力化倾向。

——巩固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在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中的作用。

——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主要的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党的领导机关除了掌握方针政策和决定重要干部的使用以外,要腾出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做人的工作,做群众工作”,[15]以便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要加强和改进党对群众组织的领导。

——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改进党对经济建设的领导方法;坚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社会治安;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全党都要善于重新学习,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学习科学理论、总结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党的领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