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概括了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对邓小平党建理论的集中概括主要有四处:
一处是在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决定》指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着内容丰富的党的建设理论。关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关于纠正长期“左”的错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提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关于进行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完善党规党法,实现党内生活民主化制度化;关于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关于实行干部队伍“四化”方针,造就朝气蓬勃的领导干部队伍;关于从严治党,反对腐败,加强党的纪律性等方面的思想,都是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发展,为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处是在1995年中宣部编写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中。《纲要》要求要把握好邓小平党建理论的突出特点,即:加强党的建设,要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加强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加强党的建设一定要重视制度建设。
一处是在《邓小平伟大光辉的一生》中,即:邓小平一贯重视党的建设。他提出四个坚持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改善党的工作状况、组织状况和领导制度。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把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加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维护中央的权威。他强调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要发扬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
一处是在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校编写的《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学习纲要》中。《纲要》指出: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在党的奋斗纲领和历史使命上,强调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我们要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根本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党的性质和建设目标上,强调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统一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有纪律的队伍,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把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
在党的领导问题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西方的多党制不适合社会主义中国的国情。对党内外任何企图削弱、摆脱、取消、反对党的领导的倾向,必须进行批评、教育以至必要的斗争。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改善党的工作状况、组织状况,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在党的政治建设上,强调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如果动摇了,就会动摇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来进行。要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保持清醒头脑,坚决排除干扰,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
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成果。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根据新的情况,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全党都要重新学习,善于学习,根本的是学习马克思主义。
在党的组织建设上,强调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干部队伍要实现“四化”,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当然首先是要革命化。这要以逐步改革和完善干部制度来加以保证。选贤任能也是革命。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广大群众的基本纽带,经常检查和改进基层组织的工作,是党的领导机关的重要任务。
在党的作风建设上,强调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搞好党风,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决不能手软。廉政建设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
在党的根本宗旨和工作路线上,强调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一个根本问题。一切工作都要走群众路线,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相信和依靠群众,重视群众的经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在党的制度建设上,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最根本的制度,永远不能丢。要充分发扬民主,实行正确集中,防止个人专断和极端民主化。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维护中央权威,增强党的团结和统一。要完善党规党法,使党内生活制度化,保证这种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问题上,强调党要一管党员,二管干部,首先管好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党要受监督,党员要受监督。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谁违反党章党纪,都要受到纪律处分,不允许任何人干扰党纪的执行,也不允许违纪的人逍遥于纪律制裁之外。必须坚决克服领导上的软弱涣散状况。要用改革的精神做好党的建设工作。
在同外国政党的关系上,强调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同各国政党的关系。尊重各国党和人民自己选择发展道路,探索解决本国的问题。
这一次比一次更为系统而又深入的认识,有助于广大党员和干部完整而又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党建理论这一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根本指针和强大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