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群策群力地进行

八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群策群力地进行

思想政治工作是伴随着共产党的诞生而产生的,是在为实现共产党的政治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曾经说过,政治工作即党的工作。建国初期,他在一个指示中又说,领导工作就是政治工作。因此,政治工作(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进行。从我党七十多年的历史看,凡是各级党委加强了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政工队伍的战斗力就增强,群众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气就好转,各方面的工作就生气勃勃。否则,政工队伍就软弱涣散,群众的精神面貌就委靡不振,歪风邪气就滋长泛滥。所以,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都必须坚持党委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任何时期都不能放弃这个原则。

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从广义上讲,是指党对舆论宣传工作的领导、文化教育工作的领导、理论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那么,如何加强对这些工作的领导呢?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

第一,强调要加强政治领导,保证党的政治路线的的贯彻。毛泽东早在1926年就指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58]“但我们不可不自问一问:我们有这个本领没有?我们不致于领了群众到失败的路上去么?我们一定可以成功么?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制定一个重要的策略。”[59]毛泽东这里所说的策略,就是指党的政治路线,这就告诉我们,我们党为人民群众引路,主要是通过制定和贯彻正确的政治路线来实现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党的政治领导。毛泽东认为,领导首先是政治领导,离开政治就谈不上领导。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工作,离开党的政治领导就会迷失方向,就无法引导群众前进。因此,要加强各级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必须及时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到政工部门,使每个政工干部都知道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并指导他们在群众中认真贯彻;同时还要执行严格的政治纪律,使他们在政治上自觉地同中央保持一致。

第二,强调要加强思想领导,认真做好政工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毛泽东认为,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政工干部是教育人的人,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人生观的人。如果这些人的人生观不正确,他们就无法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所以,党委首先必须把这些同志教育好。毛泽东历来把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放在党的干部身上,他在井冈山时期提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首先要求党的干部带头执行;延安整风进行普遍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重点也是针对党的干部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进城后要防止糖衣炮弹袭击和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重点也是针对党政军领导干部和党的政治工作干部讲的。这就告诉我们,毛泽东所说的加强党的思想领导,主要是指通过各级党委首先做好领导干部和政治工作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端正他们的思想路线来实现的。为了加强党的思想政治领导,必须坚持反对官僚主义。毛泽东在建国初期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指出:“在很多部门中极端缺乏思想领导和政治领导的状况是完全不能容忍的,这是官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在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中研究加强思想领导和政治领导的办法。”[60]

第三,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搞好政工队伍组织建设。毛泽东认为,组织领导和组织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干部问题,加强政工队伍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和选拔优秀政工干部。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代理国民党宣传部长期间,就培养和团结了一批优秀宣传工作人才。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他更加重视发现、选拔和培养优秀领导干部和政工干部人才,认为政治路线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在他的亲自关怀和指导下,在延安党中央所在地云集了大批理论教育工作者、政治宣传工作者、文学艺术工作者,并且通过延安中央党校、马列主义学院、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等学校,培训了大批党政领导干部和政治工作干部。有了这一大批政治工作干部,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就有了可靠的保证。建国以后,在毛泽东关于各行各业干部都要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号召下,我们党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专职政工干部,而且培养了一大批兼职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形成了群策群力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党正是依靠这些优秀干部实现了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领导。

第四,强调党委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到议事日程,主要领导应亲自出马做思想工作。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最重要的表现在于党委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地位,经常分析研究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动态、情绪要求,定期开会讨论研究如何加强思想工作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决定,分工协作去认真贯彻执行;同时,还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整个党的工作计划,指导党的组织、宣传、工会、共青团和行政部门制定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计划,督促和检查他们执行的情况,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为了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并切实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毛泽东提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负责同志都要亲自抓思想政治工作。他说:“现在大家搞业务,搞事务,什么经济事务,文教事务,国防事务,党的事务,不搞政治思想工作,那就很危险。现在我们的总书记邓小平同志,亲自出马到清华大学作报告,也请你们大家都出马。中央和省市自治区党委的领导同志,都要亲自出马做政治思想工作。”[61]他还批评“许多地方的党委还没有抓思想问题,或者抓得很少。这主要是因为忙。但是一定要抓。所谓‘抓’,就是要把这个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要研究”。[62]他号召“各地党委的第一书记应该亲自出马来抓思想问题”。[63]正是由于毛泽东反复强调党委主要领导人要亲自带头抓思想政治工作,所以才有力地加强了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保证了思想政治工作强有力地发展。

第五,强调要建立党委领导各行各业的领导体制,确保党委在实际工作中的政治核心地位。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不仅要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和干部上有可靠的保证,而且还要在领导制度和领导体制上有可靠的保证。毛泽东认为,建立党委领导下的首长负责制是确保党对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制度保证。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创建了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和体制,从而确保了党对军队政治工作的绝对领导。建国以后,毛泽东把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首长负责制推广到城市和乡村各行各业,从而保证了党对各行各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特别在企业里,他纠正了高岗等人照搬苏联“一长制”的错误,经过试点,与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同志一起创造了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体制,并且明确载入“八大”政治报告和“八大”党章中,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党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领导,保证了党在企业的政治核心地位。当然,这个领导体制也有弊端,容易造成党政不分和职责不明。为此,毛泽东又提出了“实行党政分工”的口号,主张逐步改革这种领导体制。但是,改革这种领导体制绝不能恢复“一长制”,更不能借改革削弱党在企业的政治核心地位,不能削弱和取消党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地坚持了毛泽东的这一思想。

综上所述,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这是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政治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要以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的新发展为指导,以便更好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它的政治优势,从而进一步激发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1]《思想政治工作文献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9页。

[2]《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43页。

[3]《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778页。

[4]《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40页。

[5]《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99页。

[6]《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13—414页。

[7]《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939页。

[8]《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291页。

[9]《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660页。

[10]《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40—841页。

[11]《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533页。

[12]《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533页。

[13]《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286页。

[14]《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316页。

[15]《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704页。

[16]《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438—1439页。

[17]《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12页。

[18]《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96页。

[19]《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49页。

[20]《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03页。

[2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28页。

[22]《列宁选集》第4卷,第441页。

[23]《刘宁选集》第4卷,第439页。

[24]《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65页。

[25]《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511页。

[26]《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275页。

[27]《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71页。

[28]《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91页。

[29]《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512页。

[30]《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65页。

[31]《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68页。

[32]《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477页。

[33]《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522页。

[34]《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359页。

[35]《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96页。

[36]《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03页。

[37]《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03页。

[38]《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428页。

[39]《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44页。

[40]《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138—139页。

[4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563页。

[42]《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273页。

[43]《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318页。

[44]《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139页。

[45]《解放军报》1966年7月13日。

[46]《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74页。

[47]转引自《毛泽东思想政治学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4页。

[48]《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09页。

[49]《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443页。

[50]《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900页。

[51]《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97页。

[52]《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900页。

[53]《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98页。

[54]《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98页。

[55]转引自《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学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2页。

[56]《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80页。

[57]《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277页。

[58]《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3页。

[59]《革命》,1925年12月1日。

[60]转引自《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学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7页。

[61]《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57页。

[62]《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18页。

[63]《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