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极限的定义

一、数列极限的定义

如果按某个规则把无穷多个数按一定次序排成一列,即

x1,x2,…,xn,…,

则称这一列数为无穷数列,简称为数列,记作{xn}(有时也记为xn),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数列的一个项,带有下标n的第n项xn称为数列的一般项或通项.例如,

(1),…,通项为

(2),…,通项为

(3){(-1)n-1}:1,-1,1,-1,…,(-1 )n-1,…,通项为(-1 )n-1

(4):sin 1,2sin,3sin,…,nsin,…,通项为nsin

(5){2n}:2,22,…,2n,…,通项为2n.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随着n的增大,有的数列无限增大,有的数列跳跃不定,有的数列无限接近于一个常数a.这种无限接近于一个常数a的数列称为有极限的数列,a称为此数列的极限.如随着n的增大,数列无限接近于常数1,即与1的差的绝对值越来越小.又如,随着n的增大,数列无限接近于常数0,与0的差的绝对值越来越小.此处的“越来越小”为:不论给定多么小的正数ε,总可以取充分大的n,使得<ε成立.

定义1 设{xn}为一数列,a为常数,如果对任意给定的ε>0,总存在一个正整数N,当n>N时,不等式

恒成立,则称数列{xn}的极限存在,并称常数a为数列{xn}的极限,记作

此时也称数列{xn}收敛.不收敛的数列称为发散数列,或数列发散.

由数列极限的定义知:去掉或改变数列{xn}的有限项,不改变其收敛性或发散性.

数列极限的定义常用逻辑符号表述为:∀ε>0,∃N>0,当n>N时,恒有

成立.

数列极限的几何意义:将常数a及数列x1,x2,…,xn,…在数轴上用它们的对应点表示出来,再在数轴上作以a为中心且以ε为半径的邻域(a-ε,a+ε),当n>N时,所有的点xn都落在该邻域内,如图1-11所示.

图1-11

例1 用定义证明=2.

证 对∀ε>0,要使

只要

取N=,则当n>N时,不等式

恒成立,由定义知

例2 证明=0(0<q<1).

证 对于∀ε>0,要使

只要

nln q<lnε,

取N=,则当n>N时,有

例3 证明=0(a>1).

证 因为

记c=(显然,c是一常数),此时要使<ε,只要<ε,即

取N=,则当n>N时,有

注意 在极限的定义中关心的不是N的具体值,而是N是否存在.所以,实际证明的过程不必精确地求出N,通过适当地放大不等式,可以更容易地说明N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