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数的定义

一、导数的定义

导数的概念和数学的其他概念一样,也是客观世界中的自然现象在数量关系上的抽象.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曲线的切线斜率、电路中的瞬时电流等都可以用函数的导数来表示.为引入导数的概念,先对以下两个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实例1 电流问题

设有电流通过一导线,从时刻t=0到时刻t之间通过该导线横截面的电量Q是时刻t的函数Q (t).设时刻t0的电量为Q (t0),当t0有一个改变量Δt时,相应的电量Q也有一个改变量ΔQ,即在Δt时间段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量为

比值

表示在Δt时间段内通过导线的平均电流.Δt越小,比值越接近t0时刻的电流,所以当极限

存在时,其极限值即为t0时刻的瞬时电流.

实例2 切线斜率问题

设有平面曲线(如图2-1所示),它的方程为y=f(x),现求曲线上一点P(x0,y0)的切线斜率.为求P点处的切线,可以先考虑P点处的割线.在曲线上任取一点Q,其横坐标为x0+Δx,纵坐标为f (x0+Δx).设割线与x轴的夹角为θ,则割线斜率

图2-1

上式比值表示曲线y=f(x)在x0附近的区间内的平均变化率.Q点越靠近P点,割线斜率越逼近P点处的切线斜率,因此当极限

存在时,极限值即为所求P点处的切线斜率.

以上两例,一个是物理学中的电流问题,一个是几何学中的切线斜率问题.虽然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不同,但它们在数学上的表达形式却完全相同,即都是函数的改变量Δy与自变量的改变量Δx的比值的极限(Δx→0).它们表示的都是函数对自变量的变化率.这一共性可抽象成如下的定义.

定义1 设函数y=f(x)在点x0的某个邻域内有定义,对自变量的任一改变量Δx,函数相应的改变量为Δy,若极限

存在,则称此极限值为函数y=f(x)在点x0处的导数,记作

此时称函数y=f(x)在点x0可导;若上述极限不存在,则称函数y=f(x)在点x0不可导,或称y=f(x)在点x0的导数不存在.

有了函数导数的定义,则瞬时电流即为电量Q (t)在时刻t0处的导数,即Q′(t0);切线斜率则可表示成函数y=f(x)在点x0处的导数f′(x0).

导数的定义还有如下的等价形式:

如果函数在某区间(a,b)内每一点都可导,则称函数在区间(a,b)内可导,并将

称为y=f(x)的导函数.导函数也常记为f′(x),y′(x),

显然,若函数y=f(x)在(a,b)内可导,则函数在点x0处的导数值等于导函数在点x0处的值,即

若函数在区间(a,b)内可导,且导函数f′(x)在(a,b)内连续,则记为

下面从导数的定义出发,求出几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导函数.

为书写方便,常省略导函数中的变量记号,如记y′=y′(x),f′=f′(t)等.

例1 设y=f(x)=C(C为常数),则y′=0.

即常数的导数等于零.

例2 设y=sin x,则y′=cos x.

用同样方法可得

例3 设y=ax(a>0,a≠1),则y′=axln a.

令t=ah-1,则h=loga(1+t),且由函数y=ax的连续性知,当h→0时,有t→0.故

所以

y′=ax·ln a,

(ax)′=axln a.(xα)′=αxα1 x≠(0).

当a=e时,(ex)′=ex.

例4 设y=xα(α为任意实数),则y′=αxα-1 (x≠0).

证 当x≠0时,y′=

令t=(1+ α,则当时,此时)-1h→0t→0

再令s=,显然有h→0时s→0,故

所以

事实上,当x=0时,用导数定义,有

即当α<1时,函数在x=0点不可导.

当α=n(n为自然数)时,有(xn)′=nxn-1

当α=时,

当α=-1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