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远离尖酸刻薄

三、远离尖酸刻薄

学生毕竟是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有错误在所难免,因此,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理智地把握自己的情绪,不要三句不离骂字,甚至说话含沙射影,造成孩子反感、抵触的心理。否则,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甚至产生畸形心态。教师应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理解他们,用平和的心态热情地和他们谈心,含蓄地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委婉地提出要求,让孩子明白教师的心意,从而建立默契的关系。用爱心去感化他们,才能启迪学生的心智,达到教育的目的。

本学期邻班的四个孩子在校抽烟,被班主任带到了办公室。一进办公室,该班主任说道:“来认识认识我班的四大才子。”一下子,老师们的视线聚集在那四个“坏”孩子身上。可是,令人吃惊的是他们面不改色,毫无悔改之意,看了很让人生气。几个有经验的老教师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循循善诱,从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心理发育的特点出发,到抽烟的危害性,到班主任用心良苦,最后不仅让他们个个低下了刚刚还高傲的头颅,还让个别学生流下了悔恨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