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化的数学

一、生活化的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学习了《元、角、分》之后,我布置了写数学日记的作业。

今天,我和妈妈去了中百超市,买了纸,花了29.00元,还买了笔2.00元,薯片8.00元,一共用了39元。老师说让我们帮助家长算算买东西一共用了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可我没看见妈妈给钱,买东西的阿姨也没找她钱啊!难道买东西不要钱?大人的世界真奇怪!(摘自刘翼恺的日记)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买东西的时候会用购物卡或信用卡等进行消费。“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而在我们的教材中未提到购物卡或信用卡的任何相关知识。从孩子的日记中我发现书本上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走进学生心中,读懂学生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数学学习,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来设计教学是一个老师必须做的。第二天,我收集了一些购物卡和信用卡在班级讲述了相关知识,并且让学生了解了超市购物小票上的有关知识。课后,许多学生围着我,“张老师,您讲的卡片我早就见过,一直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我爸爸买东西从来不用钱买,都是用卡,我终于知道原来卡就是钱啊!”“购物小票上的知识真多啊!”……数学日记使学生敞开了心扉。阅读学生的数学日记,不仅能使我更广泛地、更深刻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可以根据学生日记中反映出来的“数学现实”和他们的“生活经历”,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