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相关联系,引导联想猜想
2025年09月26日
四、抓住相关联系,引导联想猜想
许多事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某个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等与其他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往往有着相关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抓住概念、性质、公式之间的联系,通过联想获得猜想。例如,教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时,教师要求学生将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并收集数据如下:
长 宽 长方形面积
12厘米 1厘米 12平方厘米
6厘米 2厘米 12平方厘米
4厘米 3厘米 12平方厘米
然后要求学生观察数据,回答:长方形面积与长方形长和宽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刻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经过小组的充分讨论,归纳出:长方形面积=长×宽。接着教师再拿出长方形纸板,引导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成长方形加以验证,这样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由自己发现得出结论的过程,不仅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总之,平时同学们学习数学,往往跟着感觉走,没有固定的数学思考方法,思想方法比较单一,提不起学习兴趣,课堂死气沉沉,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课堂失去活力,失去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猜想的应用,又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使课堂活起来。在数学教学中,营造猜想氛围培养学生猜想能力的同时,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为学生解决一些探索性、开放性等数学问题提供了可靠的途径,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素质,开发了学生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