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在教学中的应用

批评在教学中的应用

黄万里

现在的学校教育呈现出一个怪现象,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被肯定、表扬、赞赏和鼓励所充满。赏识教育被推崇备至,在课堂上处处可见,而批评教育却十分少见。批评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师评价手段,在教育评价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肩负着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学生面对挫折的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大使命。教育部于2009年8月出台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中第十六条规定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可见,批评和赏识作为教师常用的两种评价手段,应该相辅相成,各施其用。

从教育效果而言,赏识教育带给学生的是增强自信、超越自我、心情愉快。而批评教育带给学生的的却是遇到挫折、意志消沉、情绪低落。正因为批评教育会带给学生一些负面情绪,才导致现在的课堂教育中批评教育的缺失。殊不知,人在社会中会遇到多少挫折,有多少次意志消沉,如果在成长的经历中没有尝试过,以后孩子们又将如何克服挫折,如何从消沉中走出来。作为教师,就应该面对学生的错误,公正地指出,严厉地批评,适当地惩罚。不指出,学生不知道哪里错了,不批评,学生不知道为什么错了,不惩罚,不足以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上进心以及认识、改正缺点和错误的能力。近代西方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犯了错的人应该受到惩罚。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不是由于他们犯了错,而是要使他们日后不再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曾经指出:“合理的惩罚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人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可见,以教育为目的,教师是有义务和责任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

我认为教师对学生实施批评教育时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可讥讽、侮辱和谩骂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既要防止学生意志消沉,又要防止学生破罐子破摔,油盐不进。通过耐心地讲道理,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接受批评和惩罚。其次要对犯错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可厚此薄彼,切不可由于某某同学成绩好,就不批评、不惩罚,某某同学成绩差就多批评、多惩罚。这样做不仅得不到教育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使学生知错不改,屡错屡犯。最后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不能带情绪。教师应该以教育的目的去看待学生的错误,去实施对学生的批评。学生犯错可能会让老师生气,特别是一些多次犯错的学生,甚至会让某些性急的老师暴跳如雷,完全丧失教师的形象。我提议这时候不要去批评和惩罚学生,因为极易变成侮辱和体罚,甚至虐待,给自己的教师生涯造成不必要的污点。放一放,想一想,理智地以教育为目的去实施对学生的批评和惩罚。我认为:虽然批评教育对学生有着一些负面的影响,但如果多思考,以教育学生为目的,教师就可以大胆地对学生采取批评教育,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课堂教学中实施批评教育要慎重考虑,不可草率了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实施批评教育之前,应该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在没有全面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前,不可对学生进行言语批评或惩罚。有一次,一个平时写作业非常认真、工整的孩子交给我一份极其糟糕的作业,我当时非常生气,严厉地批评了他,并惩罚他重新做一次再交给我。至今还记得这个孩子立刻泪流满面,充满了委屈。我意识到不对,仔细询问,才明白他是在体育课上弄伤了手指,用左手完成的作业。我当时后悔莫及,回想我的行为,事非寻常必有因,试想当时我要是调查了事情的真相,这个同学必然会成为一个正面的典型而得到表扬。尽管我收回了我的话,并向孩子道歉,但不可避免地还是让这个孩子受到了伤害。批评教育的时机一定是在明了事情的真相之后,切不可草率行事。

二、实施批评教育时,对象要明确,不可群而罚之。孩子们在教室里写作业,教师针对学困生单个的辅导,4个学生开始说话,由小声到大声,教师的辅导也被打断,教师批评了一个组的同学,并罚一个组的同学全体起立5分钟。古语云:罚不责众。这位教师的批评没有让那4个学生受到教育,反而让那些没有说话的孩子莫名其妙地受到了批评。我们在实施批评教育的时候,针对性一定要强,谁犯的错,就由谁接受批评和惩罚。这样,学生才会真的明白自己的错误,进而改正错误。

三、实施批评教育时,要特别留意身体和智力上有缺陷的孩子。这些孩子本身就有些自卑,如果要批评,也要慎重,把握好度,他们的教育应该以赞赏为主,批评时要特别注意,尽量用婉转的语气指出他们的错误,耐心地监督他们去改正。

“玉不琢,不成器。”面对学生的骄傲自满、懒惰松懈、打架骂人等等现象,教师应该及时实施批评和惩罚,矫枉过正。批评教育对学生来说是一副苦口良药。对教师来说,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相互信任、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犯了错误时,才会把教师对自己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从而乐于接受,使批评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之,如果教师平时不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关系紧张,那么,学生就会把教师的批评看作是整人,不但拒绝接受,还易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加剧师生间的紧张关系。我们只有怀着一颗爱学生的心,以教育为目的,把批评教育合理地运用在我们的课堂中,才会培养出优秀的全面发展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