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拿起笔续编童话

三、帮助孩子拿起笔续编童话

孩子像童话一样充满幻想,在他们的幻想中,云儿会说话,风儿会唱歌,花儿中会走出一位漂亮的姑娘,而他们可以爬长梯上天,在月亮上荡秋千,真是光怪陆离、千奇百怪。幻想是孩子的可贵之处,让他们写童话作文正是顺应了他们富于幻想的特点,让他们的幻想在作文中得以实现。童话作文除了幻想成分,还应体现事物的特点。如狼是凶残的,羊是温顺的,童话中也应是这样。因此,我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注意它们的特征和变化。在引导他们说好这些童话人物形象的同时,还从仿写续编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1.续编童话故事,放飞想象的翅膀。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课标》将充满意趣的想象作文,列为小学生习作的样式,开辟了学生自由作文的重要途径,丰富了学生的作文题材,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续编童话故事,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如学完《小木偶的故事》后,学生对小木偶的遭遇充满同情。我趁热打铁,启发学生想象:在小木偶的身上,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来续编下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新的结局,构思新的情节。于是在学生们的笔下,小木偶有了精彩离奇的人生。小亮同学笔下的小木偶到科技国拜金丝猴博士为师,成为了科学家;小林同学让小木偶考上著名的哈佛大学,还与哈利波特交上了朋友……学生鲜活的思想融进了很多童心、童趣、童真,抒写着他们精彩的内心世界。这样的读写结合,丰富了习作练习的内容。

2.结合学习情境,仿写创编诗歌。《课标》提倡“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古诗词中的名篇佳作,是中华民族不朽的国粹,诗歌的语言美、形式美和韵律美,对于学生丰富语言、提高语文水平大有益处。让学生结合学习情境,仿写创编诗歌,是小练笔的一种有效形式。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从本学年开始,坚持让学生背诵《课标》推荐的古诗词,向学生灌输“学以致用”的观念,把各种特殊时间如节日,作为特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背相应的诗歌,并仿写或创编诗歌。如一年四季到来时,让学生背诵与四季有关的诗歌,如春天时让学生背《春日》《惠崇春江晚景》等诗,并根据观察到的春天景色仿写一首。学习课文时,可让学生和老师一起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编写成诗句,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共同完成板书,比如仿写儿歌《四季》。

《四季》是一篇极富童趣的儿歌,全文通过以植物、小动物等自然界生命的有趣的对话让学生了解四季的特点:春天小草发芽了,夏天荷花开了,秋天稻谷成熟了,冬天下雪了。品读儿歌后,我请学生展开大讨论,春、夏、秋、冬还有哪些变化呢?你用你的眼睛观察到什么了?用你的感官感觉到什么了?学生踊跃发言,说了自己眼中的四季,列举了各个季节的特点。春天:百花盛开,春雨沙沙,柳树发芽,小燕子回来了;夏天:青蛙出来活动了,知了在树上叫喳喳;秋天:树叶黄了,菊花开了,石榴红了,柿子红了,苹果红了;冬天:北风来了,雪花飘了,梅花开了。接着让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变化仿照课文也来编一首儿歌。孩子们积极性很高,模仿课文编出了富有童趣的儿歌。

实践证明,有了童话引路,又有表达形式上的借鉴,学生才会对说话、写话感兴趣。现在,我班的学生很喜欢在他们的故事中插入一些与经典童话不同的情节,我称他们为“小作家”。这些“小作家”的作品虽然有时免不了幼稚,免不了缺乏逻辑,但有表达形式的模仿和创新,有表达的欲望和热情,这不正是习作起步阶段我们想看到的“乐于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吗?

总之,用童话引路,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说话能力,培养了他们主动写话的习惯,而且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丰富了想象,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让他们刚步入小学就觉得说话与写话其实这么容易,这么愉快!我们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