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体育教学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活动。老师的主导作用在于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指导学生学习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老师指导下的认识、实践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明确了这些关系后,就能使体育课上得生动、协调,收到很好的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学生直接模仿的对象。所以体育老师的着装要得体,要穿运动服和运动鞋,老师做到了才可以要求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也是这样严格地要求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在接下来的体育锻炼中不致影响教学。同时老师的教学态度也尤为重要。首先要有扎实过硬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特别是做示范时力求做得优美、准确、规范、轻松(这方面我还相当欠缺),这样学生就有跃跃欲试的心理。安排场地时老师要亲自去做,器材摆放要整齐、美观,场上保持清晰的画线,给学生以舒适和轻松感。比如:沙坑要保持松软、体操垫要干净、跑道上无障碍物、球类充足适量等等。教学活动中学生摔倒或受伤时要主动前去救护、安慰并及时处理;学生练热了脱衣服时,要及时告诉他们衣服放在合适的地方,练习结束后要主动提醒他们拿回各种用品;学生出现不守纪律或其他情况,要主动去了解,尽快让他们继续练习。这些细微行动,会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学生也会感到心情舒畅,学习和练习也会积极主动。学生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接受掌握各种动作较快,对身心都大有益处。

一堂体育课的整个过程是由老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任务、目的和教学对象设计和控制的。同时也要给学生绝对的自主权,给学生开拓思维的余地。现在学校的教学班人数多,在使用同一个教材的前提下,给学生制定同一个目标,采用同一个教学方法是不切实际的。我结合教学大纲和班级实际情况,采用分组方法,根据学生素质、能力、兴趣和爱好,对不同班或个人提出不同要求。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机会相应就会多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活动能力,以达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