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情感
合作交流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特点,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交流合作也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情感,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交流合作是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在学生独立学习和充分感知所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或互相帮助去共同解决问题,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合作交流是现代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合作交流中,学生的创新情感更容易得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更能够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合作交流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例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分小组拿出事先准备的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塑料片,拼成一个长方形,看有几种拼法?并分小组填写实验记录。这样各小组学生分组合作,有的拼摆,有的记录。最后对实验记录进行观察分析、讨论。最终他们领会到:在3种拼法中,无论长、宽怎样变化,拼成的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是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为总结公式做好了铺垫,也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协作的良好习惯。
如何才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自主交流、自主合作的冲动呢?有两点值得特别关注:一是要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不能太简单,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不是日常随意性的谈话,应当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应当是为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困惑,让他们在思维的压力下,主动想到与别人合作交流。二是要以不同小组之间的竞争来促进小组内同学之间的合作。竞争和合作并不是一对相互排斥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可以通过竞争的机制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即用外部的压力去促进内部的团结。
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是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的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来体现的。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了,独立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