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命题,贴近学生生活体验

一、巧妙命题,贴近学生生活体验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作教学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营造自由开放的生活环境。”何谓贴近学生实际?就是写作教学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这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思想不谋而合。它们告诉我们:不能脱离生活,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是生活决定了教育,只有与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习作来源于生活,让学生真正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表我意”。老师在平时作文训练中设计的题目应贴近学生实际,使他们有话可说,有兴趣说。因此老师命题除了一方面有计划外,另一方面一定要抓住十几岁的孩子向往与人交流的心理,使他们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比如张细萍老师讲的《走进笑王国》。首先,教师善于挖掘贴近生活的写作题材,既新颖又便于学生观察,乐于描述。其次,写作是学生的难题,但张老师逐渐化解了这个难题。先让学生观看各种各样的笑脸,听各种各样的笑声,学生的兴致高涨、气氛活跃。这样,学生自然、快乐、轻松地走进了作文课堂。

在交谈中自然渗透习作内容,让学生说说对各种笑的理解,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为写作做了铺垫;接着又别出心裁地让学生现场表演笑,精彩的表演让全班孩子乐翻了天,继而在笑声中让学生用上合适的语句,抓住不同的笑的特点来描述。这是在说作文,只有抓住这一重要环节,作文指导才落到了实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始终紧扣人物特点来评价学生的说话。从表演者笑时的神态、动作、声音等细节来指导孩子说清楚、说具体,说出不同的笑的区别。当描述的孩子说完后,教师又不失时机地问学生:“你觉得他说得怎样?”因为学生亲身参与活动,所以评价非常恰当贴切。在师生共同评价中,学生依次说得更生动了。最后,教师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环节,让学生逗老师笑,师生互动,妙趣横生,因为语言的诙谐能够使师生的关系融洽,有助于情感的交流,激活学生的灵感,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这寥寥数语,无形中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多么的坦诚、和蔼、有趣。

学生对老师产生了兴趣,排除了心理障碍,“亲其师,信其道”,自然会兴味盎然,畅所欲言的。在活跃热烈又秩序井然的课堂中,教师在学生说作文时适时给予补充与提醒,目的在于巧妙地引导学生说生动具体。教师多用精炼的语言,多用欣赏、鼓励的方式来评价学生,学生就会乐于参与,积极表达,真正体现了作文评价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