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动手操作,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在爬行中,在捡拾食品、寻找玩具的过程中,儿童的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发展。如果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联系,儿童的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数学教学过程也是一样,应该尽量放开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会数学思维。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实现手、眼、脑等多种器官协同参与学习活动。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得生动活泼,而且能学得扎实深刻,还能够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后,我指导学生拿出几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用不同的方法分别折叠出它的1/8,并用自己最喜欢的图案表示出来。学生亲自操作实践,手、眼、脑并用,启迪了大脑思维,得出了很多种1/8的折叠方法,再用美丽的图案画出来,得到美的享受,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来源于实践,又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来运用、来巩固。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后,我安排学生用面积单位去测量书本、课桌、教室地面、自家客厅面积,并设计出一份用不同面积单位的方砖铺设自家客厅所需地砖块数的报告。通过实地考察、操作实践,使学生的思维由课堂进入社会的大空间,拓宽了认知面,对所学知识也理解得更深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