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课外拓展阅读

四、用课外拓展阅读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获得心理发展的。”适宜的物质和心理环境,能激发儿童学习的欲望,增强其主动探究的意识,并促进自身发展。因此,老师要留给学生自由阅读数学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一些有效的数学阅读材料(如《数学史》《趣味数学》《小学生数学报》《快乐数学》等课外数学读物及数学学习指导读物),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数学阅读中,抽象与形象自然地融合,数学与生活的自然融合,促进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整合、融通。

例如,学习“年、月、日”之后,让学生多方搜集资料,动手制作当年的年历卡;学习了“千米和吨”之后,结合书后的“你知道吗?”,让学生上网查找我国测量工具不断变革的材料,制作成丰富多彩的数学小报。又如:学习统计后,收集一些统计图表和相关的文字让学生围绕这一主题独立阅读,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思考、发现,并发表自己的感想和独特的见解,使学生对统计有了更深刻和全面的了解。

总之,阅读数学教材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不能只是简单的课前预习或课后总结。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数学文本对话”的机会,让学生用眼、口、手、脑等器官充分协同参与,去发现问题、表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