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素材,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二、挖掘素材,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为了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老师应尽量在班级组织一些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这就告诉我们要重视作文素材选择。对于中年级的孩子来说,培养观察能力、乐于表达和树立习作信心比习作更重要。比如陈霞老师执教的《人物外貌描写》就体现出观察、思维和表达紧密结合的特点。通过聊班级、聊同学这个再熟悉不过的话题,巧妙重点谈一个人的外貌特点(与众不同的地方),引导如何观察。陈老师站在孩子的角度,利用观看照片、观察本人、根据描述猜同学等有趣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习作兴趣,通过引导学生评价例文,让学生明白如何写才抓住了人物的特点。在学生描述不全时,她给予热情的鼓励,耐心引导学生将句子说清楚。纸上得来终觉浅,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习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习作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