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基础代谢所需要的能量
基础代谢能量是机体处于清醒、神经肌肉完全安静与空腹状态下,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最低能量需要量,亦即机体静卧在18~25℃的环境中,完全处于休息状态,既无体力劳动也无脑力劳动,而且在12小时前已停止进食,消化系统也处于静止状态,基本上是维持体温和器官内脏最基本活动所需的最低能量。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用于体温维持,心脏跳动、肺的呼吸和肌肉紧张度的维持,所消耗的能量,称之为基础代谢能量。
基础代谢率(BMR):以每小时每千克体重或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所散发的能量表示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简写BMR)。基础代谢率单位为:千卡/小时/千克体重(kcal/h/kg)或千卡/小时/单位体表面积(kcal/h/m2)。
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种族、年龄、性别、身体成分及体型、营养状态、疾病、内分泌、气温等。不同年龄的基础代谢率见表2-1。
影响运动员的基础代谢的因素:训练水平、每日运动量。运动员系统训练后,机体肌肉量增加,使基础代谢相应提高;另一方面,运动训练使迷走神经的紧张度增加,心跳、呼吸变慢,肌肉放松,使基础代谢下降。两者相抵,结果是运动对基础代谢影响不大。实际测定运动员的基础代谢,有的比正常人高,也有的比正常人低,这与受试者的肌肉量及其测定日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应具体分析。
表2-1 我国正常人基础代谢率平均值(千卡/小时/米2)
表中数据乘4.18即换算为千焦耳 (引自《应用营养学》)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基础代谢率逐渐下降,男性基础代谢率比女性基础代谢率高4%~6%。
WHO于1985年推荐使用Schofield公式(表2-2),计算一天的基础代谢能量消耗(计算单位为千焦,除以4.18为千卡)。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儿童和青少年的基础代谢参考值按上表公式计算,18岁以上的人群基础代谢按公式计算的结果减去5%。
表2-2 WHO建议的计算基础代谢公式
(式中W为体重,单位为千克 引自吴坤主编《营养与食品卫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