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生素A

一、维生素A

(一)理化性质和食物来源

维生素A又名视黄醇,它和胡萝卜素都对热和酸碱稳定,一般烹调和制罐头过程中不致破坏,但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破坏,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紫外线可促进此氧化过程。食物中含有磷脂、维生素E、抗坏血酸或其他抗氧化剂时,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较为稳定。

维生素A最好的来源是各种动物肝脏、鱼肝油、鱼卵、全奶、奶油、禽蛋等,胡萝卜素的良好来源是一般的有色蔬菜,如:菠菜、苜蓿、豌豆苗、红心甜薯、胡萝卜、辣椒、冬苋菜及水果中的杏子及柿子等。维生素A1主要存在于海产鱼类肝脏中,而维生素A2主要在淡水鱼肝脏内。不同食物中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含量见表3-1和表3-2。

表3-1 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 (微克/100克)

表3-2 含胡萝卜素较多的食物 (毫克/100克)

(二)生理功能和作用机理

维生素A与正常视觉有密切关系。眼的光感受器是视网膜中的杆状细胞和锥状细胞,在这两种细胞中都存在着对光敏感的色素,而这些色素的形成和表现出生理功能均有赖于适量维生素A的存在。暗适应时间长短决定于照射光的波长、强度和时间。若将光照条件固定,则暗适应的快慢决定于机体内维生素A的充足与否。若维生素A充足,则视紫红的再生快而完全,若维生素A缺乏,则视紫红的再生慢而不完全,于是产生夜盲症。

维生素A的第二个重要生理功能就是与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成有关。近年来,通过体外实验证明肝脏中存在着一种含视黄醇-磷酸-甘露糖的糖脂,说明维生素A可能通过糖基转移酶的作用,影响黏膜细胞中糖蛋白的生物合成,因此维生素A不足可以影响黏膜的正常结构。

(三)维生素A的需要量

根据我国人民营养素供给量建议成年男女和5岁以上儿童为每天维生素A需要量为2200IU,相当660微克,或胡萝卜素4毫克维生素A。对于那些视力要求高度集中的运动项目,如击剑、射击、摩托车、乒乓球、游泳等运动员维生素A的需要量为8000IU/天,而一般运动员需要量为5 000IU/天,在大运动量训练时维生素A需要量,每天可增到10000到12000IU。

中国营养学会于2000年提出的中国居民维生素A推荐摄入量(RNI)见表3-3。

表3-3 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A推荐摄入量(RNIs) (微克/天)

(引自洪安瑅《营养与膳食指导》)

(四)维生素A缺乏症

膳食中维生素A长期缺乏或不足,首先出现暗适应能力降低以及夜盲症。然后出现一系列影响上皮组织正常发育的症状,如正常的上皮细胞过度角化,即毛囊角化症。皮肤出现棘状丘疹,异常粗糙。毛囊角化不仅在皮肤上出现,还可发生在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器官的黏膜以及眼睛角膜和结膜上。因此,泪腺、唾液腺、汗腺、胃腺等的分泌机能下降,从而发生一系列继发性病变,其中最显著的是眼部因角膜和结膜上皮组织的退变,泪液分泌减少,而引起干眼病。此病进一步发展,则可成为角膜软化及角膜溃疡,还可出现结膜皱折和毕脱氏斑。此外,由于呼吸道上皮细胞的角化和失去纤毛,可使呼吸道的抵抗力降低,易被细菌侵袭,特别是儿童可因此而引起支气管肺炎,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五)维生素A过多症

长期摄入过量维生素A可以引起维生素A过多症。主要症状为厌食、过度兴奋、长骨末端外周部分疼痛,肢端动作受限制,头发稀疏、肝肿大、肌肉僵硬和皮肤瘙痒症。每人每天摄入75000~500000IU,3~6个月后,即可出现上述中毒现象,但大多数系摄入纯维生素A制剂引起,通过普通食物一般不会引起维生素A过多症。维生素A中毒可使肝脏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导致肝细胞坏死、纤维化和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