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患者的运动和饮食疗法

二、慢性肝炎患者的运动和饮食疗法

慢性肝炎一般是在急性肝炎或无症状型肝炎发生后,转为慢性肝炎的。慢性迁延性乙肝、慢性活动性乙肝、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慢性丙肝、慢性丁肝患者都属于慢性肝炎。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肝区不适或隐痛及腹胀,皮肤有色素沉着,有“肝掌”及皮下出血,有些患者体重减轻、低热、头昏、失眠等症状。

(一)运动疗法

慢性肝炎患者的休息是十分重要的,症状稳定是可适当进行一些活动,运动处方如下:

1.慢性肝炎患者首先应注意眼睛保健,消除眼睛疲劳,多做眼保健操。另外,保护眼睛最好的方法是睡眠,每天保证有7~8小时的睡眠,中午最好能休息半个小时左右。

2.采用运动疗法进行户外活动时,应学会控制运动强度和运动量,不可太疲劳。

3.运动方式:气功(静息调养功)、太极拳(简易太极拳)、散步、慢跑、钓鱼、跳舞等。

4.运动强度:不感觉疲劳,自觉微微出汗为度,如果恢复较好,可量力而行地增大一些活动量。

5.运动时间:每天1~2次,每次30分钟左右。

(二)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是慢性肝炎患者自我调养最基本的措施。肝病的饮食疗法应遵循“三高一低”原则,即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和低脂肪。利用这种疗法可减少肝硬化并发腹水,协助肝细胞修复再生。

(三)注意事项

1.肝功能不正常时,应尽量多卧床休息。

2.注意营养过剩、发胖而引起的脂肪肝,切记不可饮酒。

3.学会久动后以静休息,久静后以动休息,动静结合不仅能健身,更能养心保肝。

4.起居有律、睡眠充足、情绪乐观、适当运动、精神调理,做到三分治七分养,便可促进肝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