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和饮食疗法
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器质性或功能性损害造成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的心脏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冠心病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隐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硬化、心肌梗死、猝死。
(一)运动疗法
1.心绞痛间隙期运动处方
先慢速(每分钟70~110步)走500米,再中速走1千米,最后用慢速走500米,每走一段休息3~5分钟。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
2.陈旧性心肌梗死已恢复较好者的运动处方。
先慢速走300米,再中速走400米,最后用慢速走300米,每走一段可休息3~5分钟。每次15~20分钟,每日1~2次。
3.心肌梗塞患者住院后的运动处方
为防止心肌梗塞的复发,住院后的康复运动是一条重要措施。过去的观点是发生心肌梗塞后,患者至少要绝对卧床两个月。现代康复医学认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住院后,若能早起床、早活动,将有利于早日康复。患者若无并发症,可以做些轻微活动,如步行、上下楼梯等。
4.其他运动方式和方法
(1)步行及慢跑步行简便易行,宜在优美环境中进行。对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摄氧效果最好。一般慢步为1000~2000米/小时,散步为3000米/小时,慢步为5000米/小时,疾步为6000米/小时,慢跑为8000米/小时。每分钟步行100步以上者可使心率达100~110次/分。一般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每次15~30分钟,中间休息1~2次,每次3~5分钟,以后可逐渐增加步行速度和持续时间,直至3000~5000米/小时,步行30分钟,休息5分钟,每日2次,持之以恒。步行时应选择平坦路,步幅均匀,步态稳定,呼吸自然,防止跌跤。也可用下面方法步行:①步行400~800米路,3~4分钟走200米,休息3分钟;②步行两段1000米平路,用18分钟走1000米,休息3~5分钟,再走1000米;③2000米平路,其中有5~10度坡度的路100米,再用25分钟走1000米,休息8~10分钟,再走1000米。慢跑虽然容易取得锻炼效果,也有一些步行、跑步交叉进行的康复方法被应用,但因其外伤较多,也曾有猝死的报道。因此,老年人、心功能有明显损伤和体质较差者,不能冒然从事。
(2)骑自行车 在我国几乎家家有自行车,人人会骑,并可结合上下班进行锻炼。应将车座高度和车把弯度调好,行车中保持身体稍前倾,避免用力握把。但一般骑车速度,摄氧率很低,如8000米/小时相当于2~3心脏功能容量(METS),10000米/小时只相当于3~4心脏功能容量,功能容量偏小。骑车因交通拥挤,精神容易紧张。因此,可在晨间或运动场内进行。使用功能自行车可在室内进行运动,优点是负荷量容易调整,运动量容易控制。
(3)游泳 体力较好,原来会游泳,具有条件,能长期坚持者,可以从事游泳锻炼。据报道,游泳可使摄氧量增高,为8.9~6.5心脏功能容量不等。游泳前要做好准备活动,以免时间过久,引起肌肉痉挛和心绞痛发作。
(4)体操 应用体操进行康复由来已久。目前已创造数种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冠心病医疗体操。广播操亦可推广应用,据单氏测定,第三套广播体操可使心率达100~110次/分,运动量为3~4倍心脏功能容量。
(5)太极拳 太极拳动作舒松自然,动中有静,对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者更为合适,简化太极拳运动量较小,心率只能达到90~105次/分。
(6)气功 运动量太小,适于病情较轻或配合其他体育活动应用。
(二)饮食疗法
控制脂肪与胆固醇的摄入,限制糖类,保持理想体重;适当增加维生素C、维生素B6、食物纤维的摄取,多吃蔬菜、水果;增加大豆蛋白,增加对冠心病有益的无机盐如钙、镁、碘、铜、硒、锰等含量较多的食物;进餐的方法是少量多次,多吃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吃胀气的食物,禁吃刺激性食物和禁烟酒。
冬瓜、鲤鱼、豆腐、蜂蜜、山楂等食物对治疗冠心病有好处。
(三)注意事项
每天要进行运动,运动量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由于每个患者的病情有所不同,运动不能强求一致,应随时调整运动时应有医务人员监督如有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出院后还需进行相应的康复运动,以防复发。在采取运动疗法的同时,要注意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