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血脂
血脂主要是指血浆中的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包括游离和酯化的胆固醇)。由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都是疏水性物质,不能以单独游离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必须与其他脂质如磷脂和蛋白质一起组成复合物才能在血液中被转运。这种复合物被称为脂蛋白。在临床上所测定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TC)是血浆中所有脂蛋白中含有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之总和。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高的人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高,而且还可因此引起缺血性心血管疾病,而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如果我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胆固醇量过高,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就会增加,脂肪摄取量越多,患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及其死亡率就越大。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在日常生活中应减少饱和脂肪摄取量,以多摄取植物性脂肪的饮食结构代替动物类脂肪可防止血脂的升高。
血脂中最受运动影响的是甘油三酯。作为运动能源而被动用的大部分脂肪酸,是由血液中的一部分甘油三酯分解产生的,脂肪酸也作为能源的一部分被动用。因而参加运动的人血液中甘油三酯浓度比一般不参加运动的人要低,而且通过运动,血液中胆固醇可产生明显变化。日本学者对产业工人中的中年人进行了3个月的运动锻炼实验,其结果是锻炼前血液中胆固醇高的人,锻炼后胆固醇有所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在正常范围的人看不到变化。还有学者进行了6周的耐力实验,看到血液中胆固醇有减少的趋向,而一旦中止运动,胆固醇含量会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
血液中胆固醇浓度的变化被认为与运动的种类有关。如短跑类快速运动比耐久性运动更能使胆固醇浓度提高。参加有氧代谢的运动锻炼,血液中胆固醇含量会减少;参加摔跤、举重等静力性的无氧代谢运动,则看不到血液中胆固醇有减少的趋向。
脂蛋白、血脂、酒精摄取及药剂的增加受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年龄及饮食的影响,从而造成发生心脏疾病的危险。然而,进行运动的人,血液中甘油三酯、胆固醇以及与之相关的冠状动脉心疾病患者发病率则低于不运动的人。由此看出,有氧耐力运动可抑制血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升高,而脂蛋白浓度的提高有预防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