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阶段能量供给量

二、不同年龄阶段能量供给量

人在不同年龄阶段,体内能量代谢有所不同。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能量代谢相对较高,年龄越小基础代谢和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也越多。儿童少年代谢过程中同化(合成)作用超过异化(分解)作用。因此,在确定儿童少年能量需要时,除根据基础代谢、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及各种活动等三方面的消耗外,还应考虑供应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物质,这一部分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大致如下:

学前期儿童占15%~16%;

小学阶段占10%;

中学阶段占13%~15%。

对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儿童少年,能量供给量应高于同龄儿童少年。进入青春发育期后,在形态和生理功能上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各个器官发育逐渐成熟,对营养的供给也需提出更高要求。

表2-7 我国人民每日膳食能量供给量

我国对青少年能量的供给量超过从事中等体力劳动的成年人,若长期能量供给不足,将会出现疲劳、乏力、身体消瘦、发育迟缓或停滞、抵抗力下降等一系列营养不良症状。

人体进入中年以后,基础代谢率逐渐降低,体力活动减小,因而体内能量消耗也随之减少。目前国际上采用年龄变化来校正能量供给量的方法,以20~39岁成人,男子体重为65千克,女子体重为55千克的能量供给量为基础,超过此年龄的,能量摄取逐年递减,防止能量摄取过多。其减少标准为:40~49岁减5%,50~59岁减10%,50~59岁减20%,70岁以上减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