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对人体的危害
2025年10月13日
一、肥胖对人体的危害
肥胖是当人体摄取食物过多,而消耗能量的体力活动减少,摄入的能量超过了机体所消耗的能量,过多的能量在体内转变为脂肪大量蓄积起来,使脂肪组织异常地增加,体重超过正常值20%以上,有损于健康的一种超体重的状态。肥胖对人体的危害性很大,主要表现在肥胖者易发生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据统计,我国心脏病患者中肥胖症是常人的2.5倍;高血压患者中肥胖人是常人的3倍;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的病人中,平均每4人中就有3个肥胖。
由于脂肪的大量沉积,增大了机体的负担和耗氧量,氧消耗较常人高34%~40%;胸腹部大量脂肪的堆积,使膈肌上移,限制了胸廓和横膈的运动,进而妨碍心脏的舒缩活动。心肌脂肪的积累,使其收缩机能降低,心搏出量减少,血流减慢,导致肥胖者头晕、头疼、乏力或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胆结石、下肢关节炎、扁平足、柱滑脱、反应迟钝等均与脂肪的大量沉积有关。肥胖人群的平均寿命比常人缩短10~12岁。
肥胖给儿童带来的危害更大。据研究,10~13岁肥胖者到30岁时,女性中的88%和男性中86%依然保持肥胖状态。肥胖儿一般体型欠佳、活动能力差。不少肥胖儿有平足膝内翻、下肢弯曲、脊柱损害、缺钙症等。有些肥胖儿易患呼吸道或皮肤感染,甚至患“成人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和心肌梗死。肥胖还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性器官的正常发育。多数肥胖儿有心理障碍,如自卑感强、孤僻、自羞等,缺乏在社会上竞争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