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磷
(一)磷的吸收与分布
游离的磷酸盐在小肠的空肠段被吸收,其吸收过程与钙密切相关,钙磷的吸收有一个固定的比例,当食物中二者含量比例不适宜时,过多的一种便随粪便排出。钙磷的吸收与代谢都由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素调节,这样才能以恒定的比例存在于血清中。
人体中的磷大部分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之中,大约有10%的磷与蛋白质、脂肪结合形成磷蛋白、磷脂及磷酸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内及血液中。血磷浓度的正常范围成人为3~4.5毫克/100毫升血液,儿童为4~7毫克/100毫升血液。
(二)生理功能
1.磷和钙都是骨骼牙齿重要构成材料。正常人骨骼中含磷总量为600~900克左右,约占体内含磷总量的80%。
2.磷是构成组织细胞中很多重要成分的原料,如核酸、磷脂和某些辅酶等。
3.磷还参与许多重要生化反应理功能,如碳水化物和脂肪的吸收和中间代谢都需要有磷酸化合物存在。
4.三磷酸腺苷(ATP)和磷酸肌酸(CP)中的磷具有储存和转移能量的作用。
5.磷酸盐从尿中排出的数量和形式有助于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
(三)需要量
一般说来,如果膳食中钙和蛋白质含量充足,则所得到的磷也能满足需要。
美国对磷的供给量有一定规定,其原则是出生至二月龄的婴儿,按钙/磷比值为2∶1(相当于人奶的钙/磷比值)的量供给磷;二月至一岁的婴儿,按1.2∶1(相当于牛奶的钙/磷比值)的量供给,一岁以上则按钙/磷比值1∶1供给。
运动员磷的每日需要量与钙呈适宜的比例,有关资料报道,当运动量加大时,可引起磷的负平衡,因此,运动员膳食中应增加磷酸盐的供应。运动员磷的需要量每日为2~2.5克,力量性和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需要量每日为4~4.5克。
(四)磷的食物来源
磷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并与蛋白质或脂肪结合成为核蛋白、磷蛋白和磷脂等,也有少量其他有机磷和无机磷化合物。除植酸形式的磷不能被机体充分吸收和利用外,其他大都能为机体利用。谷类种子中主要为植酸形式的磷,利用率很低,但当用酵母发面时,或预先将谷粒浸泡于热水中,则可大大降低植酸磷的含量而增高无机磷酸盐的含量,从而提高其吸收率。若长期食用大量谷类食品,可形成对植酸磷的适应力,植酸磷的吸收率也可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牛奶及奶制品、蛋类、豆类和绿色蔬菜等含有较多的磷,这些食物都是补充磷的很好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