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减肥的机制
2025年10月13日
二、运动减肥的机制
(一)人体运动时主要能源来自于糖和脂肪
有氧运动中,肌肉收缩活动初期能源为糖,当持续运动达40分钟以上时,游离脂肪酸供能达50%~70%之多。此时,肌肉对血中游离脂肪酸和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多,导致脂肪细胞释放大量的游离脂肪酸,使脂肪细胞瘦小;同时使多余的血糖被消耗而不能转化为脂肪,结果体内脂肪减少,体重下降。
(二)体育运动能改善脂质代谢
运动时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可提高脂蛋白酶的活性,加速富含甘油三酯的乳糜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故而降低血脂而使高密度脂蛋白升高,最终加快游离脂肪酸的利用。
(三)提高肌肉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敏感性
运动使肌肉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敏感性增强,与胰岛素的结合能力增强。胰岛素对脂肪的分解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它的减少伴有儿茶酚胺和生长激素等的升高,最终加快游离脂肪酸利用。
(四)增加肥胖者安静时的能量代谢
肥胖者安静状态时的代谢率低、能耗少。经过系统的运动锻炼,使机能水平提高,特别是心功能的增强、内分泌调节的改善,使肥胖者在静息时的代谢水平提高,能耗增大。有报道认为,安静时肌肉组织的能量96%来源于游离脂肪酸的分解。
(五)体育运动可限制肥胖者的能量摄入
肥胖者进行适宜强度的运动训练后,常发生正常的食欲下降,摄食量减少,从而限制了能量的摄入,使机体能量代谢出现负平衡,引起体脂的减少。
另外,运动后食物的特殊动力增强,有利于能源物质的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