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营养的生物学功能
在核酸代谢水平下降时,会导致机体的生理状态改变,如记忆力减退、疲劳后不易恢复、贫血、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对感染和传染性疾病抵抗力低,外伤、术后愈合减慢,婴幼儿、少年儿童及孕妇生长发育缓慢,中老年人衰老过程加快等。
(一)提高免疫力
核酸营养是维持正常免疫的必需营养物质,可提高免疫力,尤其是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和免疫调节能力。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核酸营养不仅对免疫功能的最初形成是必需的,而且在维护老年免疫功能正常时的需求量比年轻时还要大。营养不良和饥饿造成的免疫抑制状态,可通过补充核酸营养恢复正常,但补充蛋白质就起不到这种作用。
(二)抗氧化作用
补充食物核酸有很强的抗生物氧化作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脂质过氧化程度高度相关,如血管壁过氧化脂质含量越高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就越高、血清过氧化脂质含量越高患高血压、心肌梗塞、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肝损害等等疾病的可能性就越大。脂质过氧化同时可造成DNA的损伤,而DNA损伤可进而引起基因及其遗传功能的异常。
(三)影响脂肪代谢
补充核酸营养可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降低胆固醇含量。
(四)促进细胞再生与修复
对术后伤口癒合、受损肠黏膜康复、肝细胞再生等都有良好的作用。对肝脏的研究表明食物核酸是维持肝脏处于正常生理状态的必需营养物质,对皮肤、毛发状况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蛋白等也都是代谢较快的人体组成成分,加之它们几乎没有从头合成核酸的能力,因此它们的代谢和功能也都依赖于食物核酸。
(五)抗放射线和化疗损伤
有研究证明应用cAMP(核苷酸的一种)时,放疗对癌细胞的杀伤效果毫无下降,但却保护了毛发和小肠黏膜等容易同时被损伤的正常组织细胞,这是由于恶性肿瘤细胞株的核酸代谢及细胞增殖,与正常细胞的核酸代谢及增殖不同所致。
(六)改善痴呆等神经障碍
食物核酸提取物对痴呆症状的改善非常令人鼓舞。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老年痴呆患者脑内神经细胞病变多的部位,RNA合成就显著减少,因此发生记忆障碍;内源性核苷、核苷酸的不足可能与衰老性或遗传性记忆缺陷有关,因这些缺陷可被饮食中添加核苷和核苷酸所改善;体外添加核苷酸培养神经细胞能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另外,美国修斯顿的得克萨斯大学卫生科学中心研究证明,核酸营养可修复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饮用核酸可使吗啡戒断症状减轻。这些研究结果都与脑细胞不能从头合成核酸有关。
(七)维持肠道正常菌群
小肠中优势菌是双歧杆菌,双歧杆菌通过水解各种糖降低肠道内的pH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增殖。体外实验中,在双歧杆菌培养基中添加核苷酸促进了双歧杆菌的生长。
(八)影响营养素利用
饮食核酸除可调节脂肪的代谢外,对三大营养要素的吸收和利用也起着调节作用。如果蛋白质摄取不够,补充食物核酸能促进蛋白质的吸收利用,并消除低蛋白饮食造成的各种不良影响。次黄嘌呤还能促进肠道内铁的吸收和利用。
(九)其他作用
饮食核酸可提高机体对环境变化的耐受力,具有显著的抗疲劳、增强机体对寒、暑的抵抗力、促进氧气利用等作用,还能促进实验小鼠生殖系统的发育。
核酸是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逐渐被人类认识的一种新的营养素。但部分专家认为体内核酸充足,额外补充对健康成人无明显的作用。核酸营养对不同人群的保健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